大家都知道,我和二姐是童书圈的老人了。“老人”的意思就是路子野,我们总能找到很多小众的、但是非常经典的童书。所以我决定开设这个栏目“姐妹共读”,把好书分享给亲爱的云闺蜜们。
这个栏目聊到的童书都是纯推荐,但是我们也给大家准备了特别福利。比如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套书,就是一只特别受小龄宝宝喜欢的小猫。看完这篇文章的读者,就会有惊喜,我们会在文末给大家送出三套今天聊的这只可爱小猫的书。

书中还特别附赠了“小猫当当好习惯鼓励表”和“小猫当当”贴纸,帮助孩子们主动养成生活好习惯,鼓励孩子增强日常生活中的参与感。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每天按照上面的事项一个个执行,完成一项就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贴纸,这样完成七日打卡,自然养成好习惯。

不知是不是因为最近天气炎热,令人烦躁,小田的terrible 2提前了!
她会在喝完水以后,径直走到垃圾桶,把水杯扔进去;
她会走到书架,把书一本一本抽出来,然后很有快感的砸到地上;
她会把餐盘里的小饼高高举起,故意等到我看见她以后华丽丽的松手;
她会趁我不注意,把自己的被子和衣服全部扔到地上;
她会拉着我的手,示意我给她搭积木;等我刚刚搭好,她立刻推倒,然后哈哈大笑;
每次洗澡之前,她都推三阻四,还想再玩一会儿,但终于开始洗澡了,她又舒服的坐在浴盆里不想出来;
你越是告诉她不可以,她越是要去反复尝试,开心得不行!
但你想让她做的事情呢,她的口头禅是“不要不要!”
都说要用爱滋养孩子的心灵,但面对突然变身的“恶魔”田,我真有点无可奈何!
顶着这样烦躁的心情,因为工作原因,我来到爱心树童书编辑部拜访。
编辑拿给我一套《小猫当当》,看到封面的一刻,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口气看完,竟然令我的焦虑和烦躁在会心一笑间彻底释然了。
绘本里的主角小猫当当,不就是眼前的田田吗?!

大姐和爱心树童书主编热聊中,
真的是一聊到绘本就有说不完的话呀
更让我豁然开朗的是,作者在这套书里透露出的教育观,深以为然,深受启发。

有点点“坏”
才是孩子最本真的模样
这只令我彻底释然的小猫到底长什么样子的呢?
它来头不小,被誉为低幼界的多啦A梦,在日本风靡40年,为无数小龄宝宝们带去了无尽的欢乐。
先上一组它的表情包:
小猫当当有点任性、有点狡黠,有时还会发小脾气:
它做出可怕搞怪的鬼脸,趁小伙伴们不注意时到处吓唬人;看到大家被它的鬼脸吓到,它幸灾乐祸,得意得不行!

这点我真是深有体会。小龄宝宝对做鬼脸的游戏简直是痴迷。
田田就特别喜欢我和她玩做鬼脸的游戏。我笑着转过头去,然后突然回头做出搞怪鬼脸,并发出怪兽的声音,田田每次看着都哈哈大笑!
到了时间,小猫当当还不想睡觉,还要去找小朋友们玩;

《小红球,等一等》里,小猫当当是那个踢着皮球到处闯祸的小调皮蛋儿;可是它的小红球不见了时,大家还是会齐心协力帮它一起找球;
《生日快乐》里,它是那个等不及大家给它准备生日礼物而大发脾气的小任性;可是最后却又被大家精心准备的礼物融化了;
在《洗澡澡,玩泡泡》里,
它最讨厌的就是洗澡:“我才不洗呢!”
可是当它看见大家洗澡玩泡泡玩得很开心时,又忍不住加入进去,发现洗澡真好玩!

是不是像极了我开篇写到的小田现在的样子,相信你也会觉得小猫当当就是你家宝贝的样子嘛!
不仅样子像,表情像,行为和心理都像绝了!
这就是小猫当当深受小龄宝宝们喜欢的原因,贴近他们的生活,完全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最大限度的还原孩子最本真的状态。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这套书的作者清野幸子,真正做到了俯下身来,和孩子们平等对话。
她倾其一生只画这一只小猫。她特别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相比在室内创作,她用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在公园画画、玩游戏,藏猫猫或者老鹰捉小鸡、猜谜语或者读绘本。
她跳出了家长的视角,蹲下来和孩子平视,站在孩子角度体会生活,去真正了解他们。小猫当当就在这样的情形下诞生了——孩子们和她分享有趣的事,她将这些故事写成绘本,给更多的孩子读。
在《小猫当当》这套书里,10个故事都和孩子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尿床、洗澡、玩球球、过生日……在这些熟悉的故事情境中,作者又加入了充满想象、跌宕起伏的情节,紧扣孩子们的心弦。
熟悉的生活情境+奇妙的想象世界+一波三折的幽默情节,一直是深受孩子喜爱的绘本奥秘所在。

小龄宝宝最有效的教育来自同伴环境
后台经常收到妈妈们的留言:
孩子经常发脾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怎么办?有没有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绘本?
孩子不好好吃饭,有没有教会孩子好好吃饭的绘本?
孩子占有玩具,不会分享,怎么办?
……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让孩子通过阅读故事来学到点什么,和孩子说:“这个故事里,你知道了……那妈妈/爸爸希望你以后可以……”
我们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早日懂得一些生活道理,希望孩子自觉、乖巧、伶俐,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选择。对绘本“教育意义”的渴望,反而限制了孩子本身该拥有的自由模样。
那么,面对上面提到的孩子的这些具体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小龄宝宝无法理解什么是分享,什么是秩序,比起直接说教,同伴和环境的力量却是具体的、生动的、润物细无声的。
我们来看看清野幸子在《小猫当当》故事里给出的答案:
在小猫当当世界里,万物生机勃勃,太阳、云朵、甚至一只小红球都是鲜活的生命,它们不知不觉影响着小猫当当的行为。
当当的红球球到处撞人,可是当它不见了,大家还是帮着当当找回小红球;
在这个过程中,当当也学会了,玩耍时不去影响别人,当红球不小心飞出去时,要提醒身边的小伙伴们“危险,快躲开!”

当当霸占着秋千不想让别人玩,当小朋友们轮流请求小猫当当“让我荡一会儿吧”,当当却用各种理由拒绝他们:
“我才荡了一会儿”
“我正准备站起来荡呢”
“我正准备用一只脚荡呢”
“我正准备嗖嗖地荡得高高的呢”。
但是,当大家真的要生气不理会它的时候,它又慌了,连忙表示:数到十,我就下来了。
可是他却只会数123。
最后一起制定了“从1数到10,然后就换人”的游戏规则,并且帮助只会数123的当当一起从一数到十,一起分享着荡秋千的快乐。

这里没有大人的焦虑和说教,有的只是同伴环境的潜移默化。
每一个故事的最后,当当总是能自然而然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改正那些让人担心的小毛病,孩子们也在这种“同伴环境”地影响下不知不觉养成好习惯好性格。
“孩童时期的教育,相比不断地往容器里放东西,大人要做的是让这个容器更大。
如果孩子能充分地玩耍,这个容器就会变大。”
——清野幸子

不妨把心放宽些,再放宽些
如果说《小猫当当》是一面镜子,那么,在这面镜子里,我们不仅看见了孩子,还看见了自己。
孩子就是小猫当当这样,有时淘气、任性,有时喜欢捣蛋、恶作剧,发小脾气,但这就是孩子最真实的模样,你真的做到了全盘接受和包容孩子,包括他们的“可气”行为了吗?
面对拖拖拉拉不想洗澡的当当,清野幸子想出了吹泡泡、大家一起玩“猜猜我是谁”的小游戏,让当当发自内心里觉得洗澡很好玩,主动想去洗澡了;

面对不想睡觉的当当,她想出的办法是:让当当如愿的去找小朋友玩,原来小朋友们都睡觉了,只有猫头鹰能陪它玩,结果因为路黑看不见,摔了一跤,才发现回家洗澡睡觉好幸福;

新版“小猫当当”的十册故事里,还有很多这样的主题: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主题:
轻松面对尿床问题、早睡早起、洗澡不拖拉;
塑造好性格主题:
学会排队和主动分享、帮助他人、社交启蒙。

这些让我们很炸毛的事情,其实在每一个家庭里都在随时发生,因为小宝宝们就是这样子的啊。我们不妨像清野幸子那样,放宽心,再放宽一些,真正的包容孩子,把握孩子成长的大方向就好,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自我成长空间。
“不用焦急,人生很长,孩子的笑容真实而短暂地存在于每一个瞬间。
请把养育孩子当作最珍贵的经历去全身心享受吧!”
——清野幸子
如果我们抱着纯粹的心陪伴孩子长大,那孩子们也会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吧!
但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能像小猫当当那样,安心、幸福的依偎在父母身边,慢慢长大。
你们家孩子还有哪些让你怒发冲冠的事情,快来留言区告诉我。
我们申请到了三个《小猫当当》的全套赠书名额。
截止到周六晚上,我们会把点赞最高的3个留言截图公布,给获奖者寄去这只可爱的小猫当当和它逗趣的故事哈!
大姐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