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职场她卖掉房子,全国旅居,炒股...

她卖掉房子,全国旅居,炒股为生,一个阿斯伯格女生的传奇


文|祁十一

在大理遇见Z,是一段神奇的经历。

她在不同城市过着旅居生活。在这个春天来到大理之前,她住在浙江一座老城。最近在大理呆了一周后,又去了沙溪。

我料定她会喜欢沙溪。哪一个内心安静孤独的老灵魂,会不喜欢沙溪呢?果然,她决定在沙溪住一个月。然后再回大理呆上一段时间。

大概每个人在听说她的生活方式后,都会疑惑:她这样自由,是以何为生?

我们认识后不久,她便直言不讳:2020年初,她卖掉了苏州的房子。不过在此之前,她就做了好几年自由职业,做贸易、广告等项目。2020年底,她开始做股市投资,定下的目标迄今都达到了,收益稳定而丰厚。

我惊异于她的聪明,一种纯粹的智力和逻辑上的聪明。她坦言,这或许与她是阿斯伯格症患者有关。(阿斯伯格是自闭症谱系的一种,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高功能自闭症。)

她曾经历了漫长的不协调与格格不入,也幸运地遇到了帮助她的人,才慢慢变得和普通人相似,能够相对正常地活着。

“我是松了一口气的。”她说,在变得正常后,虽然会失去一些敏感、多一些麻木,但她宁愿如此,也只是想像个普通人一样活着。否则太痛苦了。

和她的交流非常有意思,这也是我想要记录下来的原因。不妨就从“人是否一定要拥有房子”说起。

她卖掉房子,全国旅居,炒股为生,一个阿斯伯格女生的传奇

大理始终是神奇的地方,会遇见种种主流之外的奇人,就像大理的光影一样迷人。

01

她在2020年初卖掉房子的起因,是想要证明:人不是一定要拥有房子的。

“最初买房,就有被社会绑架的因素。”她说。那时她30出头,没有结婚生子的意愿,那么就买一套房子吧。那就像女性的出路:结婚,或者买房。总归你得拥有一点什么。

于是那几年,她拼命工作,只为攒钱买房。像她这样聪明的人,工作能力很强,没几年就如愿以偿,以近乎全款的方式在苏州买了一套房。

买完房她就辞职了,开始自由职业。但无论是上班还是自由职业,那些年在苏州的她都过着相对孤独的生活。在那座城市,她没什么朋友,每天回家就一个人呆着。

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又怎样呢?好处是她可以存放大量的书和碟。但一个人的时间久了,也会有侵入骨髓的孤独感。

慢慢地,她想要变换生活方式,想要从被社会绑架的观念里挣脱出来,过一种完全随己心的生活。第一步,就是卖掉房子。

随后,她把所有的书和碟寄存在父母家,开始了租房子的生活。一个人,不需要多大的空间,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在苏州租一个一居室的小房子。不想呆在苏州了,便退掉房子,去别的地方。

那就是她从2020年初到现在的生活。“当然,也可能以后会再买一套小房子。”她说,“但反正我目前是觉得,人不一定非得要有房子的。”

她卖掉房子,全国旅居,炒股为生,一个阿斯伯格女生的传奇

大理书理图书馆。

02

“可是话虽如此,”我说,“房子总归还是带给你不错的收益啊。”

她点头,说一开始买房和后来卖房,确实有投资的考虑在。就像最初买房,是看到了房价上涨的趋势。最后卖房,也是看到房价趋稳、甚至会陷入交易困难的处境,于是在高位出手。

那之后,她依然是接项目。有时只需要在上半年工作一两个月,便可以整年不工作。

做股票投资之前,她自行研究了一段时间。她这样的阿斯伯格人真的太聪明了,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很快靠自学把握规律和方法。

就像她说起一次去澳门赌场的经历。她在赌大小的桌前观察了一会儿后,就决定了自己的方法:永远把筹码放在钱少的那一方。

“因为开赌场的人,肯定是要赚钱的,不然赌场就经营不下去。所以你要和经营赌场的人站在一边,才能赢钱。”她说,这样你赌10次,至少有6次是赢的,那么总的来计算你就是赢钱的。这就是概率。

那一回,她用3000港币,赢了1万6。

当然,赌钱永远不要贪心,也不要想着能赢过赌场,你毕竟是在人家的场子里玩。当成怡情玩一玩,就行了。

在股市,她也有自己的方法。卖房的钱,她大头都放在了股市,对存款、理财、基金兴趣不大。“完全不动脑子的事情应该是不可能理出财来的,可能就变成了守财。”她说,“我在职业或者生存手段上不会保守。至于风险,每个人对风险的理解不一样,承受能力也是基于自己的把握能力。说到底,每个人只赚取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

具体就不展开了,股市的话题是无法用短短文字说清楚的。我只能狡黠地说,我这样一颗韭菜受益匪浅。

也如她所说,在股市,即便你传授再多再好的方法,最后人们还是输赢不定——因为人都是自己性格和习惯的囚徒,即便有时他意识里知道如何做是好的,最终也敌不过自己的行为方式。

就像她学习的对象、导师,日本股神CIS,曾经把自己的方法全盘传授给20个人,并且给了他们几千万本金,最后19个人都失败了,只有一个人赚到了钱。

她卖掉房子,全国旅居,炒股为生,一个阿斯伯格女生的传奇

她所学习的导师Cis的作品。

03

在大理,我们时常在一起聊天。不得不说,和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一起谈论文学、生活、社会、人,是一件愉快事。尤其是在2022年这个灾难般的开端。

认识她,也让我再次看到世界有意思的一面和人的多样性。

我也问过她,这样在全国各地游走、旅居,会不会感到疲倦。就像我,一旦在外面旅行、短居一段,就会想到回到自己长居的小屋,一个人呆着,哪儿也不去,也不见人,只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安安静静地呆着。就像耗电后回血。

她想了想,说,或许这两年的生活是一种反弹。因为这之前的十年,她一直过着非常稳定而单一的独居生活。

当这种反弹的劲儿过了之后会怎样,她也还不知。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先这样走着吧。反正目前,她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她很喜欢美食,并且对吃很有讲究和要求(这里面或许也带着阿斯伯格人的“固执”)。比如她喜欢吃榴莲,就只吃最好的马来西亚榴莲,并且只吃榴莲这种水果本身,不吃诸如榴莲披萨这样的榴莲制品。

喜欢杨梅,就只在夏天去某个最好的杨梅产地吃特定品种的杨梅。(应她要求,不能透露是哪个地方。)

在大理的几天,每一次吃饭,她总是能精准地找到非常地道的馆子——那是长居大理的我和朋友们熟悉的好地方,而非一般游客会选择的地方。我不得不赞叹她搜集信息和做出判断的能力。

我们也会谈到关于阿斯伯格的困扰和优势。就比如,她在成长中所遭遇的困境:肢体的不协调,生活能力的欠缺以至生活无法自理,严重的社交障碍……

而她幸运地遇到了贵人,再加上她强大的想要走出来的意志力,才克服了这一切,变得像普通人一样。

优势也是明显的。比如超强的记忆能力、数学和逻辑能力,对细节如同计算机般的捕捉能力。

但她也说,因为能快速了解和熟练把握一些事情,所以会容易失去热情,无法长期坚持。就比如,她无法想像在一个地方、做一份工作,坚持一生。但对有些事情的热爱是终生也不会厌倦的,比如阅读。

至今,人际关系仍会带来消耗,不会带来消耗的人很少。亲密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年轻的时候,她有想过结婚,因为想要一个很亲密的人。后来慢慢意识到,这样的想法过于单纯:因为结婚并不意味着拥有一个亲密的人,而孤独将可能是人生常态,那么就习惯这一点吧。唯一所求的,不过是能遇到同频交流的人。

而能给人生带来平静的,还有一些气味、旋律、环境和阅读。就像她最近去沙溪,刚到时感觉很不好。基本一年也抽不上几支烟的她,凭直觉挑到了一种很喜欢的味道的烟。那是一种微香型雪茄的味道,那味道让她平静。

啊,关于她的人生,充满着种种神奇的、戏剧性的遭遇,是短短一篇文章说不完的。我也只能分享有限的一点。

总之,当你看到这样的人与生活方式,看到人的多元和奇妙,会觉得世界很神奇。尤其是在灰暗的当下,哪怕是一丁点的神奇,或许也会带来一丝振奋吧。

也不知道当下的你,是否有支撑着你的人、事、物。或微小,或重大,可以让你在阴霾中体会到一点点愉悦与快乐。欢迎分享:)

对于阿斯伯格,若有想要了解的,也欢迎留言。


更多女性故事*

她卖掉房子,全国旅居,炒股为生,一个阿斯伯格女生的传奇

她卖掉房子,全国旅居,炒股为生,一个阿斯伯格女生的传奇

她卖掉房子,全国旅居,炒股为生,一个阿斯伯格女生的传奇

看见女性的力量,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小红书·豆瓣|祁十一;Riesling

合作微信号|eleven2100;

RieslingA

她途
她途
看见女性的力量。 公号:她途 微信号:girlstravelaround
RELATED ARTICLES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