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顶部蓝色“雷家两姐妹”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年过三旬的职场妈妈,大概就是一边憋着一口气想要用尽全力出色的完成工作,一边又要小心翼翼地维持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生怕一个不小心,日子就崩盘。
YQ期间,娃又家里蹲,这无疑让老母亲原本就不富裕的时间精力雪上加霜:
小学入学要申请,
学习资料要打印,
家长群里报核酸,
工作家务忙不停。
✦
✦
再加上看到唐山的事件报道,难免生气又觉得泄气。
但最近,新东方的直播间,这位“中关村周杰伦”卖货官真的成为了我心里的夏日之光。

卖自然地理书,他说: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种审美,那便再没有了美。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种成功,那便再没有了成功。
如果考试只剩下成绩,那便没有了孩子。
如果你把孩子装在一个实用主义的铁盒子里,结果却想让他开出理想主义的花朵,那不可能。所以,你应该让他感受一下自然万物本身体现出生命的美感。并且告诉他们,至少在一个微观的层面上,我们与他们并无二异。
这套书里有我想要孩子观察的微观世界,更有我希望他具备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好书没什么要犹豫的,下单!
卖环境科普书,他说——
“一个高素质家庭,孩子的书架上应该有这本书。
它好在哪里?好在遵循了自然法则。
这本书最开始是讲岩石,在这些岩石中,有跟我们人体一样的元素,组成我们身体的元素跟脚下这座蔚蓝色星球一样古老。比如我们身体70%都是水,水由氢和氧组成,而氢来自于大爆炸;比如我们吃的米和面,本质上都是碳,碳来自于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比如我们身体里有铁元素,取出来可以做一根7厘米的钉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与岩石无异,与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并无二异。因此,人有亲自然的现象……”
没错,我要这一句身体元素和蔚蓝色星球一样古老而买单!

卖樱桃,他回忆起了童年时光里和外婆相处的点点滴滴:
他说:一个个樱桃挂在树上,像散落人间的星星。我觉得外婆就是那些星星。
scattered star in the world.
我的天~他哪里是在卖樱桃啊?仅仅用几句话就把我们拉回了童年那种无忧无惧的童年,下单!
卖大米,他说,我想把天空大海给你,把大江大河给你,没办法,好的东西就是想慷慨的给你。
我知道,天空大海离我太远,但直播间的米,还是近在眼前。
卖铁锅,他说锅里装着的,是孩子贪吃的嘴,妈妈忙碌的手,爸爸忧愁的面容,老人盼望游子归乡的心。
啥也不说了, 就冲最后一句,给远在武汉的公公婆婆买锅,下单!
哪怕卖个牛排,他都会说:
“浪漫是烟火气中的陪伴,浪漫是牵起你的手穿越人间看潮起潮落,浪漫是当你回家的时候家里饭菜冒着香气,家人围坐一座,互诉衷肠。”
这是我疲惫时对家的向往没错了,谁不想要相伴的幸福呢?下单!
他希望直播间的每个孩子都鼓励孩子们学习,
“你说我当年算的那一道道算术有什么用?
我背的一篇篇课文有什么用?
我记的一个个单词有什么用?
好像从现在来看我连100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清楚了。
但经历就是有用的,所有的过程都是有用的。如果过程是对的,结果理应是对的。这些经历让我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一个曾经在家里看着父亲锄着地、对着天空发呆的孩子,去到了更远的地方。”
他希望我们相信,每一份陪伴孩子的奋斗和坚持都充满了意义:
当你背单词时,
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算数学时,
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
当你晚自习时,
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
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世界你要亲自去看;未来可期,拼尽全力!
当你为未来付出踏踏实实努力的时候,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都终将在你生命里出现!
我承认,我就是被他打动了,被那些真挚的故事和语言间的美好而打动。
更准确的说,我是被他的学识能被大家喜欢和认可打动。
他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另外一个面向:喜欢这里的人们,也怀抱着梦想热泪盈眶的听着藏在他生活里的诗。
一位网友的留言我很有共鸣:

他不会把直播间素不相识的人叫“家人”,是啊,家人这个词的分量很重,不该被滥用。
他不会上演促销情景剧,剧情拉跨到让人等不及看结局只想离开。
他介绍大米的时候,我总想再听一听还会有什么关于三餐四季暖心暖胃的故事;
他介绍桃子的时候,我还想知道关于桃子到底还有多少首我不知道的诗。
听完他的直播,我在心里暗暗做了几个决定:
第一,放手让孩子们拥抱自然。
孩子们是我们的孩子,更是大自然的孩子。在听小董同学回忆童年时,总会有太多关于自然的回忆:外婆院子里的樱桃,调皮的他常常把落到地上的樱桃踩破,让汁水在地上开出花;
家门口还有可玩的水池子,即使玩水玩到发烧,外婆也只是默默照顾喂药,从不用爱的名义圈定他的自由。
好的童年,需要留白,需要自然。
第二,放开手让孩子去阅读。
多读书,读不一样的书,像小董同学一样,去读诗读文学,读史读哲学。
早些时间,我会给萌小妞更自由的阅读空间,读什么娃说了算。
但小学马上来临,我总是忍不住把那些我认为的阅读“必需品”递到她的手上,比如我选的《唐诗三百首》、比如海淀妈妈圈流行的《神奇树屋》。
我盼望她能在有限阅读时间里最高效的汲取营养,但我却忘了:
如果不是孩子真正自觉地喜欢,所谓的汲取阅读养分,根本不会发生。
好吧,回到初心。
萌萌不会被限定的做“有用”的阅读,而是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去读。
未来的某一天,那些能让孩子出口成诗的句子,一定是在很多个阅读时刻,真实的打动了他才会刻进心里。
第三,我想我会更“任性”的给大家推荐好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好书的标准不是图文的美,不是装帧的雅,也不是价值观的正,而是够刚需,很实用!
作为在童书出版江湖混迹了十多年的市场从业者:
我知道,对于0-3岁而言,很多家长更喜欢识字和认知的图书。
对于3-6岁而言,
市场喜欢幼小衔接的图书、喜欢识字、科普和数学启蒙,没错,他们都是功能性强的工具书。
故事只是故事,而诗歌无人问津,哲学类图书更鲜少有家长关注和喜欢。
但是,我们除了用数学解决具体的问题,用科学理解世界的合理,孩子需要更文学和艺术的阅读。
他们需要一些童话去对抗现实的残酷,
用幻想去化解成长的烦恼,
用哲学去理解世界的苦难。
但在这个小小的自留地里,我们和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文学和艺术的浪漫:
《既然注定会遇到困难和挑战,那就把这位爷爷藏在绘本中的智慧讲给孩子听》
学科启蒙能让孩子变强,但文学和艺术会让孩子眼里熠熠发光。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在未来自信的表达,笑看风云,侃侃而谈。
董宇辉曾经说了一段很励志的话:
“我是逆着风往前走的稻草,只要我有根,我就不会随风飘荡。蝴蝶很美,但风一来他随风飘荡。稻草很轻,但是它迎着风仍然坚韧。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这就是意志的力量。”
在他爆火以后,他也鼓励大家:
“你不是不优秀,你只是还没有等到你的时间而已。给自己点耐心好吗?别急。会很好的,你看,我都好起来了。”
嗯嗯,好吧,希望他能更火更好,希望我们更多人学习和阅读的热情能在这个直播间被点燃:
希望在给孩子们阅读的时候,我们也能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放下手机拿起书:
毕竟,在被实用主义淹没前,我们很需要,用阅读的浪漫支起自己的心灵救生圈。
二姐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