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粤农研”
原文阅读:论文分享 | 关于公平贸易社区发展金的使用及其对儿童教育影响的研究
摘要
与其他可持续性标准不同,公平贸易中购买方至少要向农民支付最低收购价和公平贸易社区发展金。社区发展金是在议定价格之外额外支付给合作社的款项,用于造福合作社或乡村社区的项目。
普遍认为社区发展金是公平贸易促进小农部门改善的关键途径之一,但尚没有文献对社区发展金的用途、影响社区发展金使用的因素以及农民、工人和当地社区是否从中获益进行分析。
本文以科特迪瓦的可可合作社为样本,对社区发展金如何使用及其与合作社组织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运用工具变量回归分析社区发展金对儿童教育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是否参与经认证的价值体系以及是否居住在有社区发展金支持的教育融资项目的乡村这两个因素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
研究发现合作社的组织特征与社区发展金如何使用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大部分社区发展金也没有流向促进社区发展的项目,以及居住在有社区发展金支持的教育融资项目的乡村对农场主家庭的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但对合作社员工和农场工人家庭的教育支出没有影响。
关键词
认证;合作社;教育;公平贸易发展金;社区发展金;可持续标准
拉丁美洲、东南亚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上仍面临诸多挑战。政府资金缺位时,非政府组织对公共物品的投资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替代方案,由非政府组织主导的促进全球农业价值链发展的方案是支持发展中国家扶贫式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这个背景下,可持续性标准的建立有助于让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接触到更高价值的市场并获得更高的交易价格,同时也可以引起消费者对于社会不公正和环境恶化的关注。
公平贸易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途径是通过公平贸易社区发展金。社区发展金是超出议定价格的部分,用于解决经认证的农民和当地社区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需求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向农民发放金钱补贴、对经营和生产的投资、改善社区基础设施等方面。在小农部门,由合作社管理社区发展金,并通过民主方式决定如何使用社区发展金。
根据国际公平贸易的数据,2016年超过1.5亿欧元社区发展金流向小生产者组织,2018年可可部门收到了4400万欧元社区发展金。
2018年5月至6月期间,作者对科特迪瓦的可可合作社进行调研。
项目类别 | 描述 |
平均投入 | 购买化肥、农药、防护服、弯刀和其他工具。 |
合作社 | 购买土地、计算机、车辆和其他资产;建设/改善储藏室和总部设施,加强合作社的财务能力。 |
信贷 | 提供贷款 |
直接付款 | 向农民支付现金 |
教育 | 建造/改善学校,促进教育运动,为家庭支付教育相关费用提供财政支持 |
健康 | 建造/改善保健中心,促进健康运动 |
其他社区基础设施 | 建造无线电塔、厕所、改善住房、购买发电机 |
道路/运输 | 修建/改善道路和桥梁 |
水 | 建造水井和液压泵 |
其他 | 为农民和合作社员工提供培训,支付认证费,为重新造林和废物管理项目提供资金 |
表1:公平贸易社区发展金支持的项目分类
(1)公平贸易社区发展金投向的项目
表2:2013至2017年间公平贸易社区发展金的投向
表2是对2013至2017年间公平贸易社区发展金投向的所有项目进行的归纳总结。调研期间20家合作社将社区发展金共投向了96个项目,共计14亿CFA(注:调研期间汇率是1 Euro = 656 CFA)。
“农业投入”“信贷”“直接支付”这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项目仅能使合作社成员获益,而“卫生”“道路/交通”“水”这些类别的项目对整个乡村地区都有益处。
“教育”类18个项目中,5个仅给合作社成员带来益处(主要为家庭支付教育费用提供经济支持),其他关于支持教育运动和基础设施投资的项目则对整个乡村都有益处。
尽管社区发展金投向了大量教育类项目,但总金额却较小。2013至2017年间,投向合作社自身建设的39个项目占社区发展金总额的近45%,而投向教育类18个项目的金额占比却不到15%。对于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项目(例如“卫生”、“道路/交通”、“水”),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占比均不到5%。即大部分社区发展金没有投向社区发展相关的项目,也并非所有社区成员都能享受到社区发展金带来的福利。此外,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首要需要投资的领域是教育,其次是道路及卫生领域。这表明当地急需投资的领域与社区发展金投向的领域之间存在错配。
(2)合作社特征与公平贸易社区发展金的使用
研究表明,合作社特征与社区发展金如何在不同项目间分配的相关关系较弱。
对合作社自身的投资与合作社存在时间、经公平贸易认证的时间、2008年拥有电脑和交通工具的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合作社在运营初期更倾向于投资加强自身建设的项目,如购买新设备、建立周转基金或雇佣更多员工。
投向对农民有益的项目(如农业投入和向农民直接提供金钱补贴)则与参加大会的会员比例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民更倾向于将社区发展金投向对他们个人有益处的项目(如信贷或技术援助方面)。
此外,无论合作社的特征如何,在对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项目(如教育、水和卫生)进行投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3)对教育的影响
研究表明,获得公平贸易认证对农场主和合作社员工家庭的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但对农场工人却没有影响,而居住在有发展金教育融资项目的村庄仅能使农场主获益。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本文的结果变量仅反应教育的一个方面,即家庭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支出,而合作社员工和农场工人可能从其他方面受益,如孩子更便于入学和教育质量提高等。
第二,农场工人是社区中最贫穷的人且仅拥有非常有限的经济资源,若增加教育支出,势必要提升其收入水平,而该认证对农场工人收入的影响却不大。
第三,大多数合作社员工居住在城镇,学校的基础设施更完善,故这类项目对教育支出可能不会再产生额外的正向作用。
第四,并非所有项目都能使社区所有成员获益,尤其是直接为家庭支付教育费用提供支持的项目。尽管大多数教育项目有公益性质,但一般仅参与认证的农户才能从中获益。但若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项目,则能使更广泛的乡村地区都获益,如用于改善学校设施。
(4)政策影响
公平贸易社区发展金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赋予当地社区权力并支持社区主导型发展的机制,但本文对此并不认同,本研究发现合作社仅将社区发展金总额的27%用于社区发展项目。非政府组织和发展机构经常与合作社合作,采取社区主导型方式赋予当地社区权力,促进农村发展。从政策角度,即使经济回报很低,此类举措也是很好的选择,特别在公共投资缺位的情况下。然而,这种民主权力的下放必须经过谨慎设计和监管,以确保这些资源能被充分利用并对社区产生有利影响。
一方面,合作社自身不太可能对社区项目进行大量投资,公平贸易和发展机构应促进合作社间的合作,以便集中资金和力量更有效地投资于公共物品(如修建水井、改善交通等)。
另一方面,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项目可能受到精英俘获的不利影响,将某些群体排除在受益范围外,确保决策过程的广泛参与和透明度可能会降低该等影响,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密切监管也可能会防止社区内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本文以科特迪瓦地区的可可合作社为样本,分析了社区发展金投向何种类型的项目,及社区发展金在不同类型项目之间的分配与合作社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作社特征与发展金投向之间没有很强的相关性,不过某些特征会影响特定项目的投资决策,如参与表决的会员比例与直接惠及农民的投资(如农业方面的投入和直接给农民提供金钱补贴的项目)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投资以及对合作社自身的投资构成了社区发展金投向的主要部分,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相反。
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是否参与认证价值链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以及是否居住在有发展金教育融资项目的村庄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参与认证价值链对农场主和合作社员工的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而只有经认证的农场主才能从居住在有发展金教育融资项目的村庄中获益。这个结果表明,即使将发展金投资到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项目,也并非社区所有人员都能从中平等地获益。
作者:Jorge Sell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