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行游记喀什 | 我是经过了漫长岁...

喀什 | 我是经过了漫长岁月才到达这里的

写这篇文的时候一直听这首歌 就分享给你们吧

那天我在乌鲁木齐的领馆巷端着相机闲庭信步,一家卖烤包子的店铺门口聚集了几个刚上小学的孩子。

可以帮你们拍个照吗,我问。他们似乎都有点害羞,但都纷纷点头同意。我把相机对准他们。在镜头面前他们可一点都不害羞,个个开怀大笑,面容纯良。

我关好相机要离开的时候,隔壁店子里突然跑出另一个小女孩。“不帮我拍一张吗?”爽朗的声音脱口而出,没有胆怯没有犹豫。

我顿觉好笑,想不到还有如此勇敢可爱的小女孩。

领馆巷其实就几百米能算得上有一丝西域文化的地儿,整个乌鲁木齐似乎也就这么几百米了。双庆巷早已不复存在,两年前还古香古色的巷子现在都被夷为平地改成现代化建筑了。

那短短的几百米和小女孩的笑容足够使我在往后的日子里回忆起的乌鲁木齐并不都那么平庸无味。

但那短短的几百米不久也会消失殆尽的。

喀什让我对阿富汗抑制不住地向往,有很多瞬间想放弃北疆直接陆路去中东。阿富汗前几个月签证政策上多了一条“需要阿富汗本地人的邀请函”的要求,这个政策出台基本上把我要去阿富汗的想法泯灭。

以前总听人说有些事情现在不去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云云,我一直认为是心里因素,从没有真正意识理解到还会有物理因素。

所以这个世界大体来说是个不断在失去一些东西的过程。很难想象最后人们是更容易满足还是相反。我猜是后者。

这个世上从没有什么东西会为谁停留,连浩瀚的海洋都能变成科罗拉多大峡谷,何况其他事物。

喀什老城让我不由自主想起《追风筝的人》,浓浓的中亚风,生土砌成的平顶房屋,肆意生长的石榴树,那些在战火纷飞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那遥不可及的喀布尔。

可能因为一个人喜欢一首歌,可能因为一本书爱上一座城。

喀什的手抓饭和拌面没有那么地道,但却有最神奇的酸奶刨冰和最地道的缸子肉。

卖缸子肉的老板是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家,身子骨没那么健壮了,热情劲儿却一点不输年轻人。他说现在很少有年轻人从事这份行业了,都去做“来钱快”的活计去了。

缸子肉里放了鲜姜煮了又煮,羊肉的膻味早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把缸里的热汤倒进端来的空碗中,旁边的大馕再撕成碎块扔进热汤里。这一顿会吃得相当满足。

我喜欢漫步在老城的巷子里,那里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捕捉。

傍晚的阳光穿过老城房屋间的空隙恰到好处地勾勒在行人的面庞上。孩子们刚放学,背着和身体不相称的书包热情的冲我打招呼,他们的影子比房屋还要高。

对当地人来说我是个十足新鲜的事物,走在街上处处惹人注意。所以在喀什我感觉自己似乎是个外国人。

漫步在老城的巷子里,总会有诸多思绪在亘古处诞生。以前我总以为旅行是为了寻求某种结果,后来觉得旅行该享受过程。但我以前从来都不曾理解后面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有些过程平平淡淡,结果不足为奇。有些过程坎坷不平,结果依然平庸。但我知道,我是经过了漫长岁月,才到达这里的。

🎞

穿了半年皮靴在喀什打了油

在喀什吃到了今年第一块月饼

戴红领巾的小姑娘

他说周六过生日让我一定要去,他肯定会失望的吧

他竟然能流利的说“你好”

他有些害羞

她叫什么…切。我又给忘了。

别以为他在认真学习,写的什么他自己都看不懂

他们刚放学

可爱的小女孩

要不是那1块钱,似乎看不出这是在国内。

他淡定地边吹气球,边从镜头前走过

她爸妈正在屋子里做大馕

他们把我送到了很远,嘱托我过生日一定要去

巷子里的日常

老城巷子里

载大馕回家的姑娘

老城到处挂着这样的鸟笼子

悠闲的维吾尔老爷爷

他好像被爸爸臭骂了一顿

老城巷子里堆满了花草盆栽

路口

维吾尔老爷爷

维吾尔女郎

熟透的石榴像要没过地平线的夕阳一样红

插满国旗的巷子口

一辆老式单车

街灯

老城的光

刚放学的孩子们

百年老茶馆日常

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光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喀什老城

大馕用动物的羽毛扎花

烤好的大馕

烤包子

经营各式新疆大馕的小摊子

南瓜里有十几种干果 我最爱吃熟杏子干

酸奶粽子

这边的羊肉都是这么卖的 来了就要大快朵颐

炸鱼块

马肠,里面有米饭

新疆的瓜果不要太甜!

地道的喀什缸子肉

酸奶刨冰 冰刨得带劲儿

里面有酸奶 蜂蜜 石榴汁

开始最后的表演

最后一道程序总会吸引大批人驻足观赏

记得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哦~

三凡先生
三凡先生
带你看遍这个世界啊~ 公号:三凡先生 微信号:sanfanxiansheng
RELATED ARTICLES

在岗嘎追寻珠峰

库拉岗日的夏天

卡久寺的锅炉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