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也许久没有更新了,今天补一个)
黄腰白喉林莺(Audubon亚种)
Photo: Mick Thompson
如果你正在准备走进令人头晕目眩的莺类世界,那么黄腰白喉林莺是最好的起步鸟种(仅指北美地区—-编译注)。在秋季和春季迁徙期间,这种小型鸣禽会在东西海岸之间大量出现,并且全年在北美大陆上都会有它的踪迹。与许多其他种类的莺类相比,黄腰白喉林莺既醒目又活跃,相对容易观察和识别,这使它们成为无论是观鸟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老鸟人的最爱。所以无论你是已经熟悉这一物种,还是刚刚踏足莺的世界,这里都有许多关于这种顽强小鸟的知识,相信你会爱上它们。
1. 北美地区有50多种莺类,但黄腰白喉林莺是最常见的。事实上,黄腰白喉林莺是北美数量最丰富的鸟类之一。
2. 从墨西哥到加拿大,黄腰白喉林莺可以在整个大陆的各种栖息地中找到,但它们大多生活在针叶林中,它们通常在春季和夏季繁殖。而在冬季,它们会在低海拔栖息地、落叶林地和混交林中觅食。
3. 与大多数其他迁徙莺类不同,黄腰白喉林莺过冬的距离不远,它们会前往美国南部、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在西部,沿海地区的夏季居民常年居留,而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林莺会在北部度过冬天,如纽约和康涅狄格州。
4. 此外,与其他莺类不同,黄腰白喉林莺能够在东部严冬中生存,因为它们能够在昆虫和其他食物可能无法获得时改吃浆果。它们体内高浓度的胆盐能够消化各种植物浆果外壳上的蜡质,包括杨梅、刺柏、蜡梅和毒漆藤。
黄腰白喉林莺雌鸟
Photo: Karen Brown
5. 与松莺(Setophaga pinus)和黑白森莺(Mniotilta varia)一样,黄腰白喉林莺也是春季迁徙开始的首批迹象之一。早在3月到4月,这些物种就开始向北迁徙,成为第一次鸣禽大型迁徙潮的一部分。而在秋季,它们是最后一批迁往南方的鸟。
6. 如果你看到一只黄腰白喉林莺,你很可能会看到其他的莺。在春季和秋季迁徙期间,这些鸟通常与其他新热带候鸟如纹胸林莺(Setophaga magnolia)和黑喉绿林莺(Setophaga virens)一起成群觅食。在东海岸的冬季几个月里,会有成群的鸟四处游荡,寻找浆果作为食物。
7. 黄腰白喉林莺是很有天赋的觅食者,在春季和夏季主要以蝗虫、蜘蛛、蚋 蠓 和毛虫等昆虫为食。它们沿着树枝潜行或在半空中悬停,从树叶上捕捉猎物。它们也经常捕捉苍蝇,在裸露的树肢上像一只小鹦鹉一样上下攀援。它们也会在地面上寻找食物。
8. 许多鸟类都有昵称,比如:“木桩子”指小丘鹬(Scolopax minor)和“唧唧鸟”指矶鹬(Actitis hypoleucos),但黄腰白喉林莺的绰号最令人难忘:叫”奶油屁股”。当然,这指的是这种鸟亮黄色的腰臀部。
黄腰白喉林莺 (指名亚种),黄腰特征明显
Photo: Mick Thompson
9. 1973年,美国鸟类学会命名委员会将Myrtle林莺和奥杜邦林莺归合并为“黄腰白喉林莺”(Yellow rumped Warbler),分别为黄腰白喉林莺指名亚种(Dendroica coronata coronate)和奥杜邦亚种(Dendroica coronata auduboni)。这两种林莺看起来很相似,而且是众所周知的杂交品种,这是19世纪初亚历山大·威尔逊和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等人以前使用的名字。一般来说,Myrtle亚种常见于美国东部,而奥杜邦亚种多见于西部。(我国有些分类手册上将其归于橙尾鸲莺属(Setophaga),并仍然是两个不同种:黄腰白喉林莺和奥杜邦林莺 —- 译者注)
10. 尽管被认为是同一物种(目前为止),但Myrtle亚种和奥杜邦亚种形态有一些明显的差异,这在雄性繁殖羽方面最为显著。它们的臀部、翅根和顶冠都是黄色的,与青石板色的身体羽毛形成对比;但奥杜邦亚种的喉部也是亮黄色的,翅膀上的颜色更偏白色。而雄性Myrtle亚种为白色喉部并有明显的黑色眼罩。雌性很难区分,都是棕色羽毛,但Myrtle亚种雌性具有白色眼线和更浓重的条纹。与大多数莺类一样,这两种莺类的非繁殖羽更加柔和,使得它们在秋季迁徙时比较难以快速识别。
在美国中部拍到的黄腰白喉林莺(全部是指名亚种)
2016年春,刘建国
选编自Audubon网站
原文作者: Richard-Craven
相关内容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