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顶部蓝色“雷家两姐妹”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在海淀,坊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三岁识完字,五岁能读书。
大概意思是说鼓励家长盆友们识字要趁早,阅读能赶上,相信坊间顺口溜的朋友们赶紧打开手机某宝了各种识字卡片,陪娃卷起来。
要二姐说,根本就没有会识字就爱阅读这回事儿。
不信你一猛子扎进地铁里,一水儿看手机刷短视频的年轻人,很难找见一个读书的。
你看这些不看书的娃里边,有文盲吗?
所以,识字和阅读,原本就是两码事儿,需要分开论,分别投入,两件事都做的非常好,才可能出现一个喜欢自主阅读的娃。
关于如何培养阅读习惯,大姐平时没少说,大家没事儿可以翻翻这个内容合集:阅读技巧。
今天二姐单说说,识字的那些事儿。

为啥要让娃早点识字
做一件事之前,我们要想清楚为什么。想清楚了,做的时候才会坚定、才会持之以恒。
学龄前识字的意义,我说说我的体会:
1
更早识字的娃,获取的信息量更大
孩子是否认识字,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所以,某种意义上,孩子更早进入识字世界,他遇到的这么多环境中的“符号”都有了意义。
比如,我们去名胜古迹看到不少的碑文匾额,看到不少景点介绍,在识字的小朋友眼中这些都是值得一看的重点。但要不识字,也就是走马观花的游玩了。
2
更早识字的娃,入学感受更轻松
从大环境来看,一年级目不识丁的“小勇士”,确实占比越来越小。毕竟,即便不单独识字,从小泡在绘本故事里的娃识字储备也是有的。
进入小学以后,孩子的学习环境其实对独立性要求很高。从阅读试题需求到阅读老师布置的作业、看懂老师板书,甚至是认识新同学的名字,识字一钥匙解百锁,不识字寸步难行。
3
更早的接触和理解书面语的娃,理解力更强
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每天都会大量进行语言的输出。但是,你会发现,口语输出和书面语输出完全是两码事儿。相比口语,文字性语言更完整、连贯、准确的进行表达。想要孩子体会文字表达的准确和精妙,就一定需要早识字、多阅读,这样孩子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识字的阶段和步骤
2-3岁:非正式识字
这个阶段,就是抓住一切可以的机会让孩子发现:识字实在对自己太重要了。
比如,带娃出去旅行,我们需要看懂路标,我们需要识别酒店名称,我们还要知道自己在地铁哪一站……
再比如,和娃去超市,我们需要用文字识别这个商品是什么。
哪些是玩具,哪些是糖果,哪些是饮料,哪些是矿泉水,每一个识字的过程,都能帮助娃更独立的体验生活的乐趣。
这个时候,孩子识字和识别男女厕所标牌没什么两样:文字,即是符号。
除此之外,给娃读一读汉字的故事,了解汉字的起源也很重要。
为什么要给孩子讲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
识字的本质并不是符号认知,而是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板块去探究。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孩子认字的兴趣:
孩子有欲望我们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没有欲望我们就创造孩子的识字欲望。
退一万步说,孩子能自己认识几个字,在超市选几样小玩具,也是极好的!
3-5岁:系统性识字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识字属于沉浸式体验,那么第二阶段就属于正式的系统性攻关了。
最好的学习环境藏在生活里,最快的学习方法藏在工具里。
越是系统性学习,学习的效率越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教材的原因。
怎么进行系统的学习呢?就是既有远景目标,也有每个阶段的识字进展。
同时,我们需要三个工具:识字软件、字卡和中文分级阅读。
大家可以用识字软件系统性学习,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2年。
先学哪个字后学哪个字,怎么进行阶段性复习,最系统和有趣的还是识字软件。
1300个常用字,孩子们可以通过软件按图索骥、循序渐进的学起来。
然后,我们可以用识字卡牌练习复习和做游戏。
千万别小看识字卡牌,娃识字300以后,玩儿起来非常魔性。
总之,孩子大概可以从3岁起开始系统性学习,然后用卡牌、日常生活中的文字做复习和练习,完成1000字以上的识字打底,能独立阅读(半猜半认)一般性绘本。
5-7岁:实践性识字
这个阶段,孩子少说已有300-500了,我们就可以让娃刷一刷存在感,体验阅读的快乐了。
这个时候,一套好的分级阅读是时候登场了。
当然,对于分级阅读,我最大的叮嘱就是四个字:允许浪费。
千万别觉得既然是分级阅读,就必须一本一本来,从第一本开始按顺序读完。
分级阅读的本质还是阅读,既是阅读还是要充分尊重娃的兴趣,有的书实在不对娃得路就该放弃时就放弃。分级阅读是根据字库的难易度

容易上手的识字工具有哪些?
1
识字卡片和识字书:
识字卡片不多说,可以认准小象汉字,当然也有一些偏旁卡牌很有意思。
《摩比爱识字》有拓展练习,画风可爱被包装得很好的教辅书。
《四五快读》上来就认字,教辅风有点子重。

先上结论:二姐不建议入手功能明确的识字图书。
当然,作为热门书,我们看看这套书火在哪里。
这套读物最大的特点是给家长提供了如何教孩子识字的方法和话术,这便是让很多家长特别满意的地方,比如它教孩子“哭”字时,书中给出的方法具体是这样的:
“宝宝哭的时候,眼睛里会流出什么来?对了!流出眼泪来。”
家长指着哭字上面的两个口和一点:“在两只大眼睛下面有一滴眼泪,这个字就是’哭’。”
这套书的卖点就是“快”,能让娃更快的记住字。

但性价比上去了,娃的识字和阅读兴趣却没有得到充分激发。
这套更适合天生自律型家庭。
如果没有阅读的乐趣,内容上它比不过分级阅读,互动性比不过识字软件,游戏性又不能作为识字扑克。
2
分级阅读图书:
分级阅读的本质实际上是通过字库不同难度,将有限的文字反复使用编写成一些故事。
在图书类目重更偏重于工具书而不是文学书。
所以,在挑选分级阅读绘本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可以更多的放在难度分阶是否科学,读本本身的趣味性是否足够吸引娃展开阅读。至于文字文学性和配图艺术性都很强则是井上添花的事。
《小羊上山》:
零基础低龄娃的入门首选,美美绘本风。

《小羊上山》当中比较珍贵的一点是套装里比较多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比如《飞飞对对子》等。
目前出版了四套,每个级别10册书。
里面所有语句用到的字,基本都是围绕着该级别的60个新增汉字来设计的。这些字分散在不同书册中进行不同程度的复现,有利于孩子的识记和巩固。
但也因为主要使用的是该级别和过往级别中的重点字,所以内容创作会受到不小的限制。这个在低级别的内容中,由于篇幅不长,作品也是偏低幼,从而对阅读感的影响不算太大。
但是到了第三级别,随着内容篇幅进一步地增加,会显得比较多口水话和有点啰嗦,其语言的美感和内容的可读性会没那么高。
而且这套已经是分级阅读里面故事可读性相对很高的一套了。
《人教社·儿童分级阅读书系》:
这套分级阅读是韩国引进版权。
这套书的画风一贯继承了韩范儿的软萌可爱画风,对于低龄宝宝来说尤其友好。内容和难度分级都中规中矩,非常适合3-6岁娃、喜欢入手小套装的家庭作为一套阅读补充。
《迪士尼我会自己读》:
这也是一套大部头,也是萌萌翻了很多遍的一套。
作为《小羊上山》原班编辑打造的更早一批的分级阅读,内容编写的难度阶梯还是很不错的。
这套书的难字也都按照图像进行提示,让孩子更容易识别。
这一套书主打迪士尼的IP故事,尤其适合有公主情节的女娃。
1-6级没有拼音,从第7级开始有拼音伴读。
《一亩宝盒》:
它是目前市场上最成规模的分级阅读,也是最靠近国外分级阅读体式的读本。

首先,《一亩宝盒》有准备级。
这是我所了解到的分级阅读里唯一做了预备级的一个套系。
准备级的难度和《小羊上山》第一辑类似。
其次,在内容题材上,《一亩宝盒》兼顾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能够让孩子在阅读板块上有更多元的获取。

再次,《一亩宝盒》还有配套的课程进行学习,在分级阅读里,自成体系。
但二姐的阅读体验上,感觉《一亩宝盒》是适合远观的一套书,无论从难度分阶、产品类型都无懈可击,但萌小妞的阅读观感一般,有一说一,她的单本绘本内容的编创上还是略显生硬。
另外一点,在识字的阶梯重复度上,重复部分太少,识字上还是有难度。
对于喂绘本长大的娃来说,整体内容还是稍显得功利了些,难以调动娃的阅读兴趣。
但对于喜欢科普的偏理科的娃来说,是能一步解决识字和阅读练习的不二之选。
3
识字软件:
萌萌3岁时,市面上还没有这么多识字软件,我们选择了最主流的一款——洪恩识字。
我从市面上搜集了几款进行对比,便于大家快速了解:
叫叫阅读:
叫叫阅读并不是一款专门的识字软件,它是按月分成12个板块,每日一课的形式全面的给娃进行成语、诗词、神话、名著等全面的阅读培养。在每一课中也会有识字的板块,识字+写字放在一起,适合5岁+的孩子。
这款软件内容实在丰富,作为大语文学习的预备篇干货很足。但单从这个软件里识字板块占比太少,不足以达成系统识字的目的,而且按年付费,会费小贵。
洪恩识字:
这是识字软件里的老前辈了,字库大概1300字,有游戏、有故事、有练习,也是萌用了两年的软件。作为比较早出的识字软件,里面的动画故事还是偏传统,不如一些新兴软件萌趣可爱,年费适中。
熊猫识字:
这款软件最大优势是性价比,字库数量相比洪恩相对少些,内容也更单薄一些,游戏练习相比洪恩识字略显枯燥些。在认知进度上,熊猫识字更多环节重复和复习。我让萌萌试用了一下,她给的体验总结是:有点幼稚和啰嗦。比如,一个字让孩子读,需要反复读三次,娃如果没有耐心,不一定愿意如此重复配合。综合而言,熊猫识字更适合完全无识字基础和认知更需要巩固的娃。(当然,也许是因为萌大一些了体验,会有一定的用户感受偏差)
二姐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