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亲子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最近小田同学脾气渐长:


她的爬爬垫游乐场,必须她亲手擦,


你若嫌她擦慢了,帮着一起擦,她立马嗷嗷大哭;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她玩完拼图以后,必须由她自己一块一块装进去,


你如果热心的想帮她一起装进去,她会立刻炸毛嗷嗷大哭;


然后,你就得把装好的拼图全部倒出来,由她重新来一遍;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她玩乐高玩具桌,每次只拿一个方块,安好后再抬起桌面拿一个,这样就得不停的抬起桌面;


如果你多拿一个出来,她立刻嗷嗷大哭,要求推倒重来!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我的天!幸亏我早就在胖萌那儿领教了“序敏感期”的惨状,做足了心理准备,不然不知道要崩溃多少回了。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儿童秩序敏感期”是意大利著名幼教专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总结出来的:Sensitive Period for Order


这种对秩序的敏感,其实在孩子出生以后就开始建立和发生了。


记得小田才三个月的时候,有一阵儿,一看见窗边的落地晒衣架,她就笑个不停;


我和阿姨都感到很好奇。我们把衣架单独拿下来逗她,她不笑;


把落地晒衣架移到她的小床边,她也不笑;


只有放在窗边那个位置的时候,她才会一看就笑。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写道:


“儿童的秩序敏感期可能在出生以后的一个月就发生了,婴儿看到东西放在适当和合适的位置时,会显得激动和愉悦,这就是敏感期的积极表现“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这种出生以后渐渐形成的对环境秩序的喜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而当秩序被破坏,儿童遇到阻碍时,他们就会感到严重的不安与焦躁。


蒙台梭利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六个月大的女婴,一天看见妈妈的朋友走进卧室来看她。这位朋友把一把伞放在卧室的桌子上。


女婴盯着伞看了半天,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焦躁不安;


这位朋友以为婴儿对这把伞感兴趣,于是把伞递给她;


结果婴儿用小手推开伞,哭得更厉害了;


这是敏锐的妈妈把伞拿走,放在别的房间去了,


婴儿立刻恢复了平静。


原来,这把伞放在了平日里不该放的位置,这对婴儿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秩序敏感期在1岁半以后 – 2岁以内会集中爆发,有的孩子会持续到3-4岁。


当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来时,你可能会遇到下面几种情况:


1. 自主意识逐渐增强,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掌控。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田现在炸毛的那些点,都是表现为,要求自己掌控自己的事情,不许大人干涉插手。


2. 对特定物的归属,极度敏感。


记得胖萌两岁时,有一次我去了二姐家。外婆正好下楼遛狗去了,我进屋自然而然的换上了门口的拖鞋。


开始胖萌见到我,很是热情,大姨前大姨后的;

突然胖萌低头看见了我穿的拖鞋,这下就像点火的炮仗,立刻炸了。


二姐试图劝说胖萌,根本没用。


胖萌一边使劲推我,一边崩溃大哭起来!


原因是,我穿了她外婆的拖鞋。


3. 追求完美,对物品要求近乎苛刻。


你会发现:


宝宝最喜欢的一件衣服,突然不穿了;


原因可能只是掉了一颗扣子,它在宝宝心目中就不是之前那件了;


甚至,穿衣顺序也有严格要求,先穿袜子,再穿裤子,搞反了,后果就是嗷嗷大哭;


对于玩具的摆放,有自己的想法,发现摆放位置错了,嗷嗷大哭;


回家上楼必须他按电梯,否则嗷嗷大哭;


……


这满屏的嗷嗷大哭可咋整啊!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而且你发现没有,孩子们的秩序敏感期行为难搞程度还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遇到上面的情况,千万不要慌,更不要责怪孩子无理取闹。


首先要恭喜你:我们要为孩子开启秩序敏感期,心智和思维往前发展了一大步,而感到高兴!


对秩序的“固执”追求,意味着孩子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物,开始适应周围的环境。


同时,我们要充分重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因为,这是孩子构建自己的内在秩序的关键时期。


“儿童具有两种秩序感,一种是外部秩序感,它与外部环境体验有关;


另一种秩序感是内部秩序感,它可以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不同部分及其相对位置,也可称为“内部定位”。

《童年的秘密》


儿童对于秩序的敏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敏感性:


只有当孩子有了良好的秩序感,才能逐渐形成和谐的内部世界。


秩序感发展好的孩子,做事情更有条理和规矩,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


相反,秩序感发展不足的孩子,常常需要有人不断督促和提醒,做事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章法,生活混乱没有规律。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如何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


怎样让孩子顺利平稳的度过秩序敏感期,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养成好习惯呢?


1. 仔细观察和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非原则性的问题,尽量顺从和满足孩子。


只要孩子的“执拗”不触及原则性问题,我们就尽量去满足他的秩序要求。


比如他要自己的东西自己拿、自己的玩具自己摆放、自己穿衣服,自己按电梯


让他自己来啊,为什么不呢?


记得我们去海南旅行的时候,小田突然变得非常抗拒抚触和擦身体乳。


可能是换了环境换了人,平日里都是阿姨在家给她洗澡做抚触。


每次洗完澡都嗷嗷叫,不让任何人碰她。


好吧,那就不碰她吧,她还是嗷嗷叫。


怎么都不成了!


后来外婆观察发现,她嗷嗷叫的原因是想要自己拿着身体乳自己擦。


我们就给她拿着,给她手心里挤出一些乳液来,她自己往自己手臂,大腿上抹,还要给妈妈和外婆也抹,瞬间破涕为笑了。


顺从孩子,给他自由探索的空间,让他收获自主的快乐。


2. 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外部秩序,明确规则。


首先,尽量保持家中摆设的稳定性,减少更换家中摆设的频次,让孩子在家里感到一切都是熟悉的,有安全感的。


一言不合就炸毛,当宝宝迎来秩序敏感期

图片来自《蒙台梭利家庭方案0-3岁》


田田刚出月子的时候,我就喜欢抱着她到客厅四处转转,告诉她每个位置放的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每天不厌其烦的重复念叨,现在小田已经可以在家跑来跑去了,家里的布置和她婴儿时期一模一样,都是她再熟悉不过的。


第二、明确告诉孩子,家中各种大小物件,衣服、鞋子、水杯等等应该放在哪里,用完了要还原。


这点,首先需要大人以身作则;


其次,需要大人有耐心,在孩子每次破坏规则的时候,一遍遍告诉他,并且耐心等待他自己去把东西还原。


比如,小田刚满一岁时,喜欢乱扔东西。这时候,比责备她乱扔东西的行为更有效的,是要求她把自己扔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放回原处。


下面这段视频里,田田正在把自己扔在地上的糖果捡起来放回桌子上。那时候,她走路还踉踉跄跄,并且不太会下蹲的动作。自己想办法,一手扶着桌子一角,另一只手费劲的蹲下去捡糖果。


而我要做的,只是在旁边鼓励她,耐心的等待她自己去完成。



3. 利用孩子的秩序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当我们发现宝宝十分注重秩序,凡事都要严格按照顺序来做的时候,我们大可以充分利用宝宝强烈的秩序感,培养他做事的条理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告诉孩子,哪些东西能拿,哪些不能拿。


这里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分清哪些是父母的,那些是孩子自己的;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要先问得父母的同意;


当然,平等的,我们要拿孩子的东西,也要先征求他的同意,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再比如,吃饭时,父母先坐,宝宝后坐;


一旦宝宝习惯了这种顺序,就能在这个秩序的敏感期内养成“长者先,幼者后”的好习惯。


还有:


饭前要洗手;


睡前要刷牙;


进屋要敲门;


出门要和家里不出去的大人打招呼告别;


等等。


这些,都可早早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做到习惯成自然。


这点田田爸特别重视,从小给她念弟子规,立规矩。


也有不少有趣的习惯养成主题绘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们以前整理的习惯养成绘本书单。


当然,无论哪种方法,都建立在我们对孩子爱和包容的基础上。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细腻而又敏感脆弱,需要我们用极大的耐心和满满的爱意去探索、去发现、去满足。


也恰如蒙台梭利所说:“婴儿神秘的心灵深处对于关爱他们的成年人来说还是未知的世界。婴儿有多少次无缘无故的哭泣,而且拒绝一切试图安慰他的举动?这本身应该是个足够充分的理由,让我们去猜测到婴儿内心怀有某些必须得到满足的神秘需要。”


雷家两姐妹
雷家两姐妹
名校毕业、混迹出版圈多年的互掐亲姐俩,又有了6岁胖萌和2岁憨田小姐俩。加入我们的姐妹趴,把出版圈内人的私藏童书和育儿日常掰开了揉碎了和你分享。我们提供0-12岁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教育新知|童书书单,让当妈的生活不慌不忙、有酒有诗。 公号:雷家两姐妹 微信号:Reading_girls
RELATED ARTICLES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