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看故事,知良食
本文字数:5700字
阅读时长:12分钟
收到蔺桃老师的这篇文章,是一个惊喜,因为文章所写的石仓食物与农业中心和良食基金“妈妈厨房”还存在着一段有趣的缘分。2019年底,洛克菲勒基金会、Second Muse 和 OpenID 共同发起全球“2050食物体系远见奖”(Food System Vision Prize)征集。2020年,二者经过全球1319个初赛项目比拼,及70余个入围半决赛项目的角逐,历经半年,最终都脱颖而出,共同成为全球十大“食物体系顶级远见奖”的获得者之一。很高兴这个案例能够被中文写作者关注到并发表在“何以为食”公众号上,透过蔺桃老师的这篇文章,我们能够对这一卓越的可持续食物体系建设实践更深入的认识,并获得有益的启发。(https://foodxfilmfestival.org/rockefeller-foundation)
■石仓食农中心农场店贩售各种生活所需
“深邃的哈德逊河从北美加边境的阿迪朗达克山脉(Adirondacks Mountain)缓缓南流,流经山楂谷、穿过石仓和蓝山,几乎贯穿了美国纽约州东部,最后流过纽约布鲁克林农场,向南注入到纽约市自由女神像附近的海湾。
自纽约市诞生以来,土壤肥沃历史悠久的哈德逊河谷吸引了越来越多想与这座城市对话、反思甚至反抗的人群。1970年代,美国爆发美食革命。哈德逊河谷引领了这一风潮,掀起了从农场到餐桌、本地食物和可持续农业实践等多项运动。
2020年春天在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大流行疫情,让石仓食物与农业中心和蓝山餐厅更加确信他们正在做的生态饮食、可再生食物系统创变是有意义的。他们又一次牵手合作,建立了resourcEDny网站,集合主厨、食客/消费者的力量,共同帮助本地食物系统,守卫独立农夫和自己的餐桌。他们的梦想很大,脚步却很实。”
■Jack Algiere 向SMART美国可持续食农体系考察团,做农场介绍
《正确的农业与正确的食物是一回事》上篇中,讲述了石仓和蓝山如何在餐厅和农场经营中,互相合作,利用商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优势,翻转大众对于美国传统饮食文化和工业化农场的认识。下篇将进一步介绍,他们如何他们还花了大力气培育新农夫,培育对食物、文化和环境有所反思的“食物公民”,让人们体悟到,透过饮食,自己能够成为自然世界的一员。
培育新农夫
开源设计新的小农工具
作为一个有着宏大目标的非营利机构,石仓自然不会忽略人的重要性。他们发现,全美1/3的农夫已经超过了退休年龄,只有6%的的农夫年龄在35岁以下,65岁以上和35岁以下农夫的比例为6:1,这是美国农业的大危机。一方面工业化农业要求农场的产量越来越高才能赢得竞争,另一方面,粮食收购的价格和海外粮食进口关税越来越低,由此带来的竞争越发激烈。同时,不可预测的天灾、土地肥力下降、表层土的流失等等,都是农人长期且持续面对的挑战。
为了帮助更多的新农夫取得成功,石仓发起了农夫培育倡议Growing Farmers Initiative。培育农夫倡议由石仓食农中心、全美年轻农夫联合会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2019年联合推出,由通用磨坊基金会(General Mills Foundation)支持。

他们成立了石仓可再生农法奖学金项目fellowship,试图转型可再生农法的中型农场农场主都可以申请。通过这个项目不仅可以获得学习的机会,同侪支持网络,还有在转变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感启发、领导力和号召能力培训。
针对新手农夫或者已经有经验但寻求某种技能提升的生产者,石仓推出全年的工作坊,介绍他们使用新的方法,与全美的农业专家取得联系,与同侪们建立解决问题的网络。例如石仓中心的农夫和其他作物和畜牧行业的专家会教授可再生农法的专业技能以及对于生态系统的再思考。每个月都主题都不一样,比如2019年8月推出针对有机蔬菜农场的虫害和疾病管理,10月是牧场管理。
对于有志从农的新手农夫,石仓设计了一个全年的学徒计划。每年2月到11月,被选中的学徒可以在石仓沉浸式地学习动手技能和理论知识。学徒们有两个专业方向选择,作物生产或者畜牧生产,同时会轮值到农场的不同岗位,通过跨领域的学习,对整个农场的运营有深度理解。石仓有春夏秋三个种植季节,每个生长季节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会有长达一周的紧凑工作坊,平时也有至少一周两小时的讲座,关注的议题广泛,从土壤科学到授粉生态等,授课的老师既有石仓自己的专家也有前来访学或者有合作关系的实践者和学者。

■正中为石仓导览员Mara Flanagan和农场管理者 Jack Jack Algiere
石仓连接起农业实践、研究和设计创新各个领域的从业者,拥有丰富的资源。从2008年开始,他们就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年轻农夫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不只有常见的主题发言,聚焦土壤、气候、食物安全和土地管理的大格局,也细分了好几个实务操作方向,比如不同类型的成功的中小农场案例分析、家禽饲养专门学校。还有具体实操细节的辅导,比如针对某种沙拉叶菜的种植、养蜂和农林养猪的技巧等等。
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慢工具计划 slow tool project。2011年,由石仓的农场总监杰克、Eliot Coleman和哈佛大学的Barry Griffin合作发起。他们发现有很多完全没有务农背景的新人加入到可再生农耕领域,他们大多数都熟悉电脑、手机操作,对环境生态或者现有的食物体系有所反思,但对传统农业的大卡车、农机具并不熟悉。
即便是中小型农场也需要手工工具和机器来协助工作,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工具大多是针对大型工业化农场的农机具,且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效率而不是生态。转型做可再生农法的农夫或者新农夫,要找到适合耕种理念的工具,有时候要花费大量金钱从海外购买,有的需要自己手动改造才能适用美国的规格。同时美国有一些可以制作高质量配件的工厂,但是主要业务是在草坪管理、花园管理等方面,并不针对小型农场。
杰克提到,他们与本地的一个家庭金属工作坊合作,请他们购买配件,帮忙制作了很多新型农机具,遇到问题还可以请他们维修。这样去中心化的生产方式,也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有些海外农机具的规格不同且价格昂贵,不好修改,一旦修改不成功可能就作废了;而很多集中生产的农机具,如果自作主张修改就会破坏联保。另一方面,与本地金属工坊和制作者合作,还可以让他们更了解身边的环境,帮助振兴本地的工业。
石仓连接起设计师、工程师和农夫,设计了可以流动的鸡笼,和带有自动饮水系统的大型移动鸭舍,堆肥系统等。和Horace Clemmons一样,也作了开源处理,工具图纸都上载到网络上,使用者支付少量设计费就能自己制作出成本低廉且适合自身实际的慢工具。未来,他们想号召更多有系统思维的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制造商和设计师一起来和农民头脑风暴,制造出更多有利土壤和生态的慢工具。石仓甚至还开设了工程实习生岗位,让工程系的学生来农场实习,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提升改造。
这个思路非常符合石仓的多元性。杰克说,长期以来,他和他的团队都习惯了去解决问题,发明创造,如果设计的农机具有些不完美反而激励他们去修改提升,他们也更注重于过程而不是效率。这不仅仅是一个修改的问题,而是人如何去思考,去设计。如果人丢掉了这个能力,就丢掉了生而为人非常宝贵的东西。

培养食物公民,建立对营养与文化
环境和农业的批判性思考
■顶部可以打开通风、控温控湿的蔬菜大棚

选择高中教师作为培训对象,石仓中心是有策略考量的。他们对全美的食物和农业教育课程体系做过一番地毯式的考察,发现中小学拥有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源,而且有许多做得成功的机构。也有越来越多的学院和大学开设了食农相关跨学科课程。但是9-12年级的高中生却被普遍忽略了,与食物相关的课程被分类到了环境科学、英语语言艺术、烹饪艺术、家庭与消费学或者健康营养学科里面,远离了食物和农业本身,也无法系统而深刻展现食物体系的复杂性。
同时,高中生往往处在人生的迷茫、犹疑期,许多人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大学的专业。在这个阶段开设食农课程,展现出美国食物体系的核心问题和种种可能性,会帮助高中生们建立对整个食物和农业体系的基础理解,进而可能改变他们作为消费者的选择,乃至人生方式的选择。这样的一群人,才有可能改变整个食物体系。
Lindsey Dayton说,“我们并不是旨在改变学生们的食谱配比,而是希望帮助他们建立一种有关营养与文化、环境和农业的批判性的思考。我们希望学生们懂得,饮食使得他们成为自然世界的一员,不要去割断这种联系。”
参考资料
1、 Dan Barber“The Third Plate: Field Notes on the Future of Food”(《第三餐盘》),Penguin Books
2、 石仓食物与农业中心官方网站,https://www.stonebarnscenter.org
3、 蓝山餐厅(石仓分店)网站Blue Hill at Stone Barn,https://www.stonebarnscenter.org
4、 其他资料来自2019年8月21日,石仓食农中信导览员Mara Flanagan为SMART美国可持续食物体系考察团做现场导览时的现场交流。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版权声明
凡注明“良食作者”或“原创”来源之作品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长期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往期阅读
从植物黄油可颂,看食物选择的多重挣扎


微博 | @良食基金
快手、百家号 | 搜索“良食基金”
视频号 | 良食青年Act4Food
项目合作 | [email protected]
为了人类的明天行动起来
讨论、 思考、 分享、 行动、改变
Discuss, Think, Share, Action, Change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发会)
良食基金是绿发会旗下关注食物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基金
旨在推动良食促进人类健康、动物健康、星球健康
2019年4月,良食基金在北京发布了《良食倡议》
作为健康、可持续饮食消费的行动纲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