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行游记卡久寺的锅炉房

卡久寺的锅炉房

卡久寺的锅炉房

1.

早上被寺庙的敲锣声吵醒,应该是七点,这个时间是藏民开始转山的时间。转山全程大约需要四小时,有很长一段路是沿着悬崖边的狭窄小路,十分危险。附近流水湍急,河岸两道有很多长满红色苔藓的石头,远看近看都像石头被涂满了红漆。卡久寺海拔四千多米,四周植被茂盛,附近有很多野生动物,运气好或者时间早能碰到黑熊。我见到五六只赤斑羚三只棕尾虹稚(不丹国鸟)没见黑熊,黑熊怕人,那时候转山的人已经很多了。十一点卡久寺的雨终于停了,漫山雾气缭绕仙气飘飘。我钻过厚厚的经幡顺着一条小路爬到一个山坡,那个视角的卡久寺仿佛悬浮在空中或者半山腰,犹如仙境。

2.

晚上卡久寺附近的山雾迅速弥漫,几分钟就包围了整个寺庙,随后天上开始落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十一点。当天卡久寺客栈已经住满了人,我问前台能不能提供个沙发或者仓库之类的,她摇头。我走进寺庙,问了五六个喇嘛,都说不行。有个喇嘛干脆不想听我说话就把门帘拉上了。想起我在小昭寺,一个七十岁左右十分消瘦看起来很有修为的喇嘛在一个幽暗的房间坐着大声念经,我排队从他身边走过,念经声戛然而止,他突然冲我大声呵斥,我被吓了一跳。后面的小伙子在笑,出了门他告诉我应该把帽子脱下来。我摇摇头,对刚才发生的事难以置信。

后来我再次来到寺庙客栈,最后终于在寺庙大殿一侧的房间落了脚。房间不大但有五个床,晚上八点人都来齐气氛很温馨。两个百色老哥摩旅过来,衣服鞋子都被淋湿在用吹风机吹,最角落里住着一个藏族人九点就睡了,房间始终拥有一种浓郁的酥油茶的味道。

寺庙的厕所是那种老式的厕所,墙面脚底总是湿漉漉的,让我想起初中的时光。旁边是间拥有巨大锅炉的洗漱房,负责延续锅炉燃烧工作的是一个大概一米四的藏族人,有些驼背。锅炉里填的是哪个地方拆掉的木板,锅炉门开着火很旺,人脸上映着红彤彤的光。锅炉房有三个水龙头,一个流出冰凉凉的冷水,另外两个是滚烫的沸水。纵使下着雨,锅炉房也十分热闹,里面的人用肥皂认真洗脸用湿毛巾擦脖子用热水泡脚,贴着锅炉烘烤潮湿的衣服。他们是寺庙的建筑工人,食堂做菜的阿佳,管理寺庙杂物的用人,这或许是他们忙忙碌碌的一整天里最舒服惬意的时候。我打来一盆热水泡脚,在锅炉旁坐下。眼前是忙于梳洗和交谈的藏人,一侧的锅炉散出暖暖的热气。早上我在锅炉房洗脸刷牙梳头把头发烘干。

卡久寺的锅炉房

3.

中午十二点半我去寺庙食堂问可不可以吃斋饭,一个严肃脸的喇嘛说不可以,这是他们自己的食堂不接待外人。又问另一个在做供奉的藏族师傅,因为十分迫切想体验一下寺庙里的午斋,所以眼神很诚恳而且胡子好几天没剪裤子又有些褪色造型有点像可怜兮兮流浪汉。师傅犹豫了一会儿把我们带进厨房,里面的阿佳有些疑惑,我说想化个缘,她们在笑,说一点吃饭。

我找个桌子坐下等,有些拘谨和不自在。桌旁放着经书和一杯水,水里倒插着松枝不知何意。今天好像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喇嘛都在外面忙着做供奉用的东西,糌粑做的圆锥形,上面涂着红色颜料,之前我在拉萨吃过半个。一点左右外面的喇嘛陆续进来,等待间隙烧甜茶的藏族老哥帮我们倒了一杯甜茶,十分感动。我坐在那里觉得自己是个十足的闯入者,进来的人无不用诧异的眼神望过来。后来喇嘛拿着餐盘开始打菜,有个喇嘛面目和善对我使了个眼色,意思可以打菜了。我拿了四块荞麦做的青色的薄饼,一块青稞做的奶色薄饼,一个馒头,豆腐,四季豆等,还有几块奶渣(奶渣就是这边的奶酪实在太好吃了),旁边还有糌粑和牦牛酸奶。我端到桌子上开始吃,对面两侧的喇嘛已经开吃了,左侧的喇嘛长着浓密的络腮胡,他拿了两整张荞麦薄饼,十几块奶渣和一些辣椒酱,辣椒酱拌着奶渣吃得津津有味,不吃菜。我指着绿色的薄饼问他这是什么,荞麦薄饼他说,又问白色的,他说是青稞薄饼。我拿起荞麦薄饼吃,他问好不好吃,我说很好吃。时常和对面几个喇嘛四目相对,有些尴尬又感觉有趣。两个阿佳,一个提着甜茶另一个提着酥油茶,谁的杯子空了就往里面加一些,甜茶喝完我要了一杯酥油茶,很浓郁。这是一种极其特殊难得的体验,我觉得我坐在那里仿佛又不在那里,我被某些东西紧紧包围,像某种神秘实验。吃完后我去厨房洗了盘子,在功德处随喜。

三凡先生
三凡先生
带你看遍这个世界啊~ 公号:三凡先生 微信号:sanfanxiansheng
RELATED ARTICLES

在岗嘎追寻珠峰

库拉岗日的夏天

拉萨印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