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田田1岁生日快过去一个月了,各个科目的启蒙工作我已经开始思考和陆续规划了。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STEAM、体育、美术、音乐……


这么多科目中如果你问我首选的鸡娃主题是什么,我会说:语文。


它既是日常表达和思维的工具,又是孩子的文化血脉,还会是各学科的基础。


只是,要鸡“大语文”,讲究慢工出细活,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循序渐进。


正巧周末约了曹文轩老师,我替大家伙儿问了问,一下午的拜访,我听完觉得醍醐灌顶。


害怕忘记了,赶紧整理成笔记分享给大家,拿走不谢。


这篇值得大家仔细查阅!


曹文轩老师是谁?


大姐敲黑板!他是全球唯一获得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安徒生大奖的华人作家,创作了多部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儿童小说和绘本故事。


他是北大中文系教授,一直在教学一线培养着学子们的人文素养。


站在儿童文学的珠穆拉玛峰的人物,会给我们哪些滋养文学能力的读写建议呢?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见到大师,第一时间不忘给萌田小姐妹要签名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一只送信的鸽子久久未归,等待的人们都已绝望。


有一天,鸽子终于回来了,它骨瘦如柴,一只翅膀也折断了,奄奄一息。


众人都觉得它活不了了,只有养鸽老人坚信它能活。


养鸽老人默念着:不死,必归!”


聊天的过程中,曹老师给我描绘了这一幕情境。


这是曹老师最新作品中的动人故事,但你能猜到这个故事创意来自哪里吗?


灵感来源于曹老师无意中翻看的明代鸽经和清宫鸽谱。


这么小众专业的鸽子典籍估计连养鸽专业人士都不会去看,无论如何与曹老师联系不在一起。曹老师却说:


“看完给我很大的启发。


我从中了解到很多关于鸽子的背景知识,比如那时候大户人家有一个专门的佣人岗位叫鸽佣,专门帮他们养鸽子的佣人;


鸽子不能无所不达,做不到去过的地方就能把信送到,鸽子一生只认准回家的路。等等。”


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片段在曹老师脑海里被编织成了一个折射着人性光芒的精彩故事:


在抗日战争期间,通信几乎被敌人切断了,军鸽承担着为我军传输消息的重要使命。日军为了切断我方联络,大量屠杀所到之处的鸽子。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个养鸽人一生命跌宕起伏的命运,几次放下,又几次被人发现重新开始的养鸽生涯,直到最后,他回到家乡和这只折断了翅膀的鸽子相依为命,再也不养鸽子。


曹老师告诉我,优秀的写作必然来自于大量且广泛的阅读。


一个人的眼光和他周围的世界毕竟太有限了。


所以,只有借用无数双别人的眼睛,去观察、体验他们看到和感受到的生活的精彩,才能扩大自己的人生边界。


而借用别人的眼睛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们写的书。


曹老师日常属于什么书都看的类型,很多在看的书都是和自己的专业领域毫无关系的。


“往往是没有明确目的,不经意间看过的书,带给你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我们在陪伴孩子阅读的时候,常常希望孩子看一些大人觉得有用的书。


比如学科启蒙的书或者那些看完明白一个知识或者讲述一个道理的书。


其实,哪里有“有用”和“无用”之分?


阅读不应该被设限,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他才能融会贯通。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我知道,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小林一茶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

——小林一茶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

——松尾巴蕉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得见曹老师的第二大收获,是他告诉我,如果写作时大脑宕机,可以读读日本俳句。


上面三句话,明明每个词都是三岁黄毛小孩儿都知道的,但放在一块儿,画面和意境顿时全有了。


其实,文学就是用文字作画。


避开华丽的辞藻,如何用最简单的词句准确的描述场景和情绪,是很见功底的事。


写作时,需要描写某一特定场景,俳句中捕捉的那些画面和意境就用上了。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最多不超过3句,17字以内,但画面感极强,一句话就是一个鲜活的画面。


俳句的魅力就在于精简中有微光,即便赏不出其中的意韵,却也总会引起心中的波澜。


我发现,其实2-3岁的孩子就可以读俳句了。


一边读,一边带孩子走到大自然里面去。


带孩子发现生活中质朴的诗意,让孩子用简单的词描述定格画面,这才是语言魅力的根本啊。


这种简单文字的杀伤力,可比云山雾罩的掉书袋高明得多。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这是上个月,我带小田一起在玉渊潭公园拍到的鸳鸯,你们要不要试一试用俳句的方式描画一下?


例如,


左上图3

你抬头,我低头,我们隔着冰面,捉迷藏;


左下图4

鸳鸯,对望,一瞬,有如世纪漫长;


左下图5

湖面,温柔的波光,那不是我们的远方。


孩子1-3岁,我们读《声律启蒙》;孩子大一些,我们读《唐诗300首》。


当我们给孩子展示这些诗词的时候,其实都是用古人的精炼短句去勾勒画面。


孩子们原本就是天生的诗人。


他们敏感温柔,对世界又充满了好奇热爱。


这些画面感满满的佳句,既是我们给孩子们提供的素材,也是我们期待他们做最初的文学表达的准则。


不信你看,现在四岁小娃的诗,也很美:


《很多》

姜馨贺|四岁


我挥挥手

就有很多手


我跑步

就有很多脚


小狗朝我摇尾巴

就有很多尾巴


然后

我打秋千

就有很多我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在新疆吐鲁番47摄氏度的高温里,沥青路全都被晒化了。远处路面上走来一对人马,阳光下,像海市蜃楼一样虚幻。走近以后,才发现,那是一群高中生,全戴着帽子裹着,还戴了大口罩,背着行李卷在走。原来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拉练。但不是中国学生。”


这是曹老师去新疆时看到的一幕。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听完这一幕,我不禁在想,中国的孩子苦吗?确实苦。


但现在的中国孩子能吃苦吗?不一定。


我们往往一边给孩子创造着尽可能优越的物质生活,甚至不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一方面又期盼着孩子在学习上能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


甚至连阅读都提倡轻松阅读、快乐阅读。


如果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有快乐,没有体会过忧愁和悲伤,他又怎么能体会到生命的厚度,怎么会化解长大以后人生不得不面临的种种痛苦?


能逗笑孩子的作品固然是好的,但只看轻松逗笑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


你看看世界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安徒生童话里《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都是带有悲剧色彩的,或是经历了人生的痛苦蜕变的。


曹老师把这些经典叫做“给孩子的精神世界打好底子的作品”。


我们在读轻松搞笑的流行作品的同时,也要读一些发人深思的经典作品来完善孩子的阅读格局。


读《不老泉》,让孩子思考长生不老到底是幸运还是诅咒;


读《夏洛的网》,让孩子感受,友谊的力量到底意味着什么?


未经思考过的人生,总显得苍白。


阅读与思考,会是常伴我们终身成长和学习的力量。

大姐的碎碎念

语文启蒙的路,道阻且长。


但好在鸡语文这条路,是最不挑娃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广泛阅读、善于积累、深度研读经典是曹老师直到现在都在践行的三个锦囊。道理并不难理解,今天和大家分享,但能不能真的用到孩子身上,坚持出成效,才是真正的考验啊!


拜访曹文轩以后才想通,真正的“大语文”需要从小这样鸡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雷家两姐妹
雷家两姐妹
名校毕业、混迹出版圈多年的互掐亲姐俩,又有了6岁胖萌和2岁憨田小姐俩。加入我们的姐妹趴,把出版圈内人的私藏童书和育儿日常掰开了揉碎了和你分享。我们提供0-12岁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教育新知|童书书单,让当妈的生活不慌不忙、有酒有诗。 公号:雷家两姐妹 微信号:Reading_girls
RELATED ARTICLES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