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名片,查看更多干货内容↓
当妈以后,谁不希望自己的宝宝是个什么都爱吃的天使宝宝?
但是,这样的宝宝毕竟是少数。
尽管宝宝吃饭不乖的情形千千万,但老母亲想发飙的心情都是一样一样的!
比如:
满怀热情做好饭,一口不吃退回来;
这不吃、那不吃,最后只吃白米饭;
勺子和碗满天飞,天上地上躺饭渣;
好不容易吃一口,含着不咽真愁人!
……
身边很多人说,宝宝吃饭不乖,就饿他一顿两顿,饿了自然会吃。
但实际情况是,吃饭的时候他不好好吃,刚一收拾完,他就饿了“又要戚(吃)”。
小田现在的口头禅就是“又要戚”,哈哈。
你忍住不给,他做什么都烦躁没心情,哇哇哭啊;
你给了,那下一顿饭怎么办?他有恃无恐啊!
这些令人崩溃的灵魂拷问,老母亲每天都要经历一遍啊!
前几天,我发文感叹,觉得小田这段时间突然长大了,自主意识特别强,吃饭都要自己吃,不让我们碰她的碗和勺子。不少姐妹后台留言,让我分享一下如何培养小田自主进食。
其实,哪里有什么突然,都是经历了万般折磨之后才终于成长了。
我想,是时候给大家剖出来,小田从小饭渣到现在基本上能自主进食的晋级之路了。

01

糟心的情况谁都有,做好心理建设
在孩子吃饭这件事情上,没几个老母亲不经历崩溃边缘的。
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不焦虑、有耐心。
1
宝宝的食欲就是好一阵、坏一阵
想想我们自己,食欲也有好有差,小宝宝的状态也是一样。
大约是今年五一,我们去海南旅行了两周回北京以后,小田突然就不想吃饭了。怎么都塞不进去,一到吃饭的时候就抗拒。
给她喂饭,她两只小手轮番上阵,我一勺菜刚递上去,就被她打翻在地;
一不留神,如果把碗放在她够得着的地方,连碗一起打翻。
这时候,真是没办法,她不想吃,谁也强迫不了啊,只能是暂停下来,等等看。实在不吃,就只好放弃了。
那段时间,每餐喂饭简直成了我的噩梦。
但还是要耐心面对啊,每餐还是很认真的精心准备,换着花样让她尝试。
可她往往只吃一两口,再吃就吐出来。最后只吃白米饭和小米粥。
孩子食欲不好的时候,我们尽量顺着她的胃口来,发现她对什么感兴趣,我们就狠下功夫,变着花样做。
比如那段时间,小田只吃主食,我就在粥和烘焙上钻研。
给她做了扇贝海鲜粥、牛肉番茄粥、小米南瓜粥等等,尽量搭配营养均衡;
把面食做成她喜欢的小鱼、小刺猬、小兔子造型;
烤了低糖的牛角包、土豆奶酪塔;
把手指饼做成她喜欢的星星造型等等,吸引她打开味蕾。

2
孩子挑食很正常,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小龄宝宝的味觉打开有一个过程,消化系统也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和我们大人一样,他们也会有对食物的偏好,但还没有定型。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自己给孩子贴标签。
比如小田突然有一天开始,就不喜欢吃肉了。
这时候,一到吃饭的时候,阿姨就发愁说,这孩子就不爱吃肉,一点肉都不吃。
小田听了更带劲儿了,切的很细的肉末藏在菜里面,她都能把小肉沫一一从口里剔出来。
我立刻制止了阿姨的说法。本来这也许只是暂时的现象,可是因为我们大人的强化,很有可能让孩子觉得这就是她的食物偏好了。
他只吃虾、不吃肉;他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很多细心的妈妈,在孩子开始吃饭之前,就已经替孩子做出了选择了;
这些我们以爱的名义,给孩子做出的总结,可能让孩子本来可以改变的食物偏好固化下来。
我的做法是,多尝试。
这段时间不吃,就过段时间再试试。
这种做法不吃,就换其他做法试试。
小田不吃肉沫,我们就做肉馅儿饺子;
不吃鸡肉,我们就把鸡肉做成肉松,再用肉松做成小饼或者把肉松加在粥里;
小田不吃鸡蛋,我们就做了奶黄包、小蛋糕。


现在,这两样都成了小田的心头好了。
3
吃饭时扔东西,打扫卫生呗
小龄宝宝喜欢不断尝试、不断探索。
小田刚满一岁的时候,吃饭时,就特别喜欢抢大人的勺子,抢完了,马上扔掉,再来抢大人手里的。
这样下来,我们一顿饭要费6-7把勺子。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就是对大人手里的勺子好奇,在这一阶段,我觉得无可厚非。
当然我会告诉她抢勺子、扔勺子是不对的:
“你想拿勺子,可以指指勺子,告诉妈妈,妈妈就给你一个,好吗?”
“你一个勺子,妈妈一个勺子,这是你的,这是妈妈的,你用你的,不可以抢妈妈的。”
每次这样纠正,但她还是会抢,会扔,我们全家都不会过度关注她,或者严厉责备她,只当是稀松平常的事。
慢慢的,她觉得无法引起大家注意没意思,也就适应了,手里有一把自己的勺子拿着就行。
4
吃饭超慢磨洋工
小田刚开始有自主进食的意愿时,那叫一个令人捉急!
你整勺喂她,她坚决不吃。但是掉在餐桌上的小米粒,她一粒一粒拣起来,然后看半天,再慢动作一般放进口里,接着开始吃下一粒米。
简直看得老母亲抓心挠肺的。
直到现在,她还保留着这个一定要把战场打扫的干干净净一点不剩的习惯。
你看今天晚餐,小饼上掉下来的小芝麻,她还要一粒粒全部捡起来吃掉。
这时候除了等,别无他法。
你看我们精细运动一直不错,小手特灵活,我觉得这吃饭慢动作磨洋工立了大功!
当然,她喜欢打扫的是她的小餐桌,并不等于把碗里的食物全部吃完,碗里经常会吃不完剩下一些。
02

我特别坚持的几点原则
1
尽早和大人共同进食
这点,田爸特别坚持。在田田6个多月刚刚能自己坐着,并且开始吃辅食的时候,田爸就让她坐在stock高景观儿童推车上。大人吃饭的时候,就把她推到餐桌边,让她感受吃饭氛围,习惯和大人一起吃饭。
所以田田一直很适应坐餐椅,也很适应和大人共同进餐。
视频里是9个月小田第一次吃块状苹果。因为不适应,她干呕了两次。孩子慢慢从泥状辅食过度到固体粗颗粒时,大人一定要在旁边看着,干呕是正常的,不卡住就行。
①进餐时,我们保持一个家庭成员辅助她,其他家庭成员正常吃自己的饭,不过度关注她,不以她为中心。
有时候外公外婆过来,会格外关注小田,两个人一起站在小田周围喂饭,即使坐下来了,吃饭的时候,也是看着小田,时不时逗逗她。
这两种情况,我都会立刻制止。
有老人在的家庭比较容易这样,全家围着孩子吃饭,只关注孩子吃,大人自己不吃。
试想想,你吃饭的时候,一堆人围在你旁边给你夹菜,看着你,但自己不吃,你也吃不好吧。
还有吃饭的时候逗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养成好的吃饭习惯。
②共同进食,我们还会争取做到和孩子食物基本一致。
你会发现,孩子对大人吃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总吵着要吃大人吃的东西,对专门给他准备的反而不感兴趣。
食物就是要大家一起吃,才香啊!
所以我们在家尽可能做到大人饮食也很清淡,吃饭的时候,至少有两个菜和田田吃的一样。
小田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吃进口里,就含着不咽。
我也是和她一起吃同一个食物,然后很夸张的大口咀嚼给她看,咀嚼完了的吞咽动作也很夸张,然后还会张大口给她看:“你看,妈妈已经吃下去啰,真好吃!”
看我吃完,她也开始模仿着咀嚼起来了。
③孩子的食物不可太过精细
上面说到的“含着不咽”现象,还和孩子的咀嚼能力有关。
所以我们在食物上,也是颗粒越来越粗,非常注意锻炼她的咀嚼能力。
下面是各阶段辅食精细程度的对照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现在小田吃的菜,所切的块块,已经和我们大人差不多了。
另外,小田的牙齿长的很快,4个多月就冒出了第一颗牙,接着一发不可收拾,很快长到12颗。
咀嚼对牙齿的生长至关重要。
我一个同事的孩子上小学了,乳牙还一颗没掉。但是,新的牙齿已经长出来了,老的牙齿还没有退位。只好去拔牙。
牙医说:这孩子吃的太精细了,牙齿都没有使用痕迹啊,牙床特别紧。
那拔起来叫一个疼,每周去拔一颗,受了大罪了!
所以,牙齿是该用就要用起来的,宝宝食物不能过于精细。
2
尽早开始自主进食
并不是学会了用勺子才叫自主进食。宝宝从有了自己用手抓取食物的愿望时,就能开始培养自主进食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把食物的选择权交给孩子了,而不应该再过多的控制孩子的进食。
还是将心比心,你吃饭的时候,总有人在旁边帮助你,一会儿帮你擦手,一会儿给你不停的塞,吃不完,还要责怪你,你也会很崩溃吧。
如果说1岁以前,很多孩子是对食物好奇,把食物当作玩具观察和玩;
那么大多数孩子到1岁以后,就会有明显的自主进食的意愿了。
我的做法是:
01
每餐辅食搭配手指饼
从小田7个月末,能吃稠一点的米糊开始,我们每餐给她准备的辅食,就必备方便她抓握的一道小饼或者小饺子、小混沌等等。总之就是她很容易能用手抓着吃的东西。
有时候,连吃汤面,她也要上手去碗里抓,我们就由着她自己动手。

在宝宝尝试自己拿取食物时,千万不要催她,也不要嫌麻烦就代劳,这样会极大的打击宝宝自主进食的积极性。
结果肯定是一片狼藉,但她很开心,吃饭也更有积极性了。
老母亲只管收拾呗,养娃最不能怕的就是麻烦。
02
菜品尽量丰富,让孩子能自主选择
上面提到,我们大人每餐吃的食物尽量和小田保持一致。这样,就能让小田有多一些的选择。
现在她会说话以后,方便很多。虾、西兰花、胡萝卜、土豆丝、藕丁、粥、面包、等等很多食物她都能说出来了。我每天都会问问她明天想吃什么,然后我们把知道的菜名一起复习一遍。
这里还要推荐一本绘本《好喜欢吃蔬菜》。
这本书小田6个月就开始看了,特别喜欢,都翻烂了。很多菜名都是从这本书学到的。她爱吃蔬菜,估计也和这本书有关。

03
吃不完剩下很正常,不强迫孩子一定要吃完
孩子每餐吃饭的状态有好有坏,我们做饭的分量也时多时少,无法做到每餐都精准的一模一样。
所以孩子吃不完,剩下来再正常不过了。每次小田不想吃了,我们就不吃了,不劝她再吃最后一口,或者强迫她不能剩饭。
她状态好的时候,自然会把饭吃得很干净;状态不好,或者真的吃饱了,再强迫她,她也不肯吃了。
饥饿和吃饱的感觉,孩子也需要自己去慢慢体会,不如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吃没吃饱。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让宝宝觉得吃饭是一件很平常很轻松很愉快的事。我们太过紧张,反而会让孩子感受到压迫感,觉得吃饭是一种负担了。
大姐的碎碎念
正在团…
《孩子暴躁、慢吞吞,动不动就大哭还是束手无策?我找到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