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经常有读者问,田田上早教课了吗?
像田田这样一批出生在疫情前后的孩子,都太不容易了。
不仅出门难,报早教课的风险也急剧提升。
最近,我带田田一起去体验了几家早教机构,基本价位都在300块/40分钟,个别是一小时。
最小的课包也都在48节课,这一报名,1万45就花出去了。
在全球疫情无法短期内消除的大背景下,要找到一家能经受住疫情风险,又适合自家孩子的早教机构,就难上加难了。

到底要不要报早教课?这笔钱花的值不值?
在经过了亲身体验以后,我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报早教课?
身边很多朋友,报早教课的原因都是:
别的孩子都上了,我们也不能落后呀;
那家机构是美国引进的,课程设置科学系统,能帮助孩子全面开发大脑;
等等
如果是抱着这些外部因素为目的,那么我要提醒你,花了那么多钱,真正开始上课以后,你很可能觉得早教课不值这个价。
早教课因为是固定的单位时间来上,效果好坏,和孩子当天当时的状态密切相关。尤其是小龄宝宝,比如田田,很有可能一节课一半都参与不了。
我们第一次体验早教课,是在上午九点半到十点。这个时间,接近田田每天上午的睡觉时间,所以小家伙有点低气压。
对于课程里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搭积木、捏橡皮泥田田都毫无兴趣,只想趴在妈妈肩膀上。直到最后的彩笔画画环节,田田才对彩笔萌发兴趣,伸手接住了老师递过来的彩笔。这时候,整节课已经只剩下最后10分钟了。

如果你是因为“大家都上早教课,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后”这样的心态去上,很有可能更加焦虑。
因为这里是家长和孩子们的集中聚集和展示场所。大多数早教机构都是5-6个孩子一起上课。老师要求的内容一样,各个孩子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比如我带田田去的一家早教机构,有绘本课。抱着好奇早教老师如何给孩子们读绘本的心态,我按照田田的年龄段参加了一节体验课。五个孩子和家长围坐在老师旁边。老师边拿着绘本边朗读文字。时不时停下来,拿出一些绘本中提到的实物来和孩子们互动。
这显然效果不会太好。因为读绘本,孩子更感兴趣的是看图,边看图边听大人读文字。这种形式孩子看不清图画的细部;
再来,每个孩子对绘本的反应不一样,感兴趣的细节也不一样。那节体验课上读的绘本,田田完全不感兴趣,加上图也看不清,所以田田完全听不进去。
可能上了好久的早教课,孩子没有明显进步;也可能孩子突然间就进步了,但这进步,你很难分清,是孩子月龄长大本来就会有的,还是早教的功劳?因为小龄宝宝,每个月的变化和进步都非常大!
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去上早教课吗?
付出当然会有回报:
1. 早教课给我们提供了和孩子互动、陪孩子玩耍的样板和启示。
都是从新手爸妈开始的,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互动,也不太清楚孩子在什么年龄段需要着重锻炼哪些能力。
这些当然可以从书本上习得,但早教课来的更直观一些。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每节早教课设计的思路,老师和孩子互动的方式,思考这背后在锻炼孩子的哪方面能力,就肯定会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早教课那几十分钟不可能对孩子有质的改变,但如果我们家长能坚持下去,并收获自己的成长,提高在家陪伴孩子的质量,在生活中时时对孩子进行早教培养,那必定时物超所值了。
比如上周我和大家分享田田去上的一节运动早教课,课程内容是小朋友一起撕纸:
老师拿出来一张纸,先是让小朋友们上下抖动纸张,倾听纸张发出的声音;
然后是将纸张揉成一团,体会纸张又大到小的变化;
接着是一起扔纸团,练习小手用力往外投掷东西的动作;
最后才是撕纸,由大到小,越撕越小;
最后收集所有的纸屑和小朋友们玩“下雪了”的游戏。
田田全程参与,开心的不行!

我们总是感叹不知道给孩子买什么玩具,或者是玩具太贵了。
其实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就在生活中。比如这里随处可见的废纸,只要我们利用好了,孩子们就玩的很开心,还锻炼了观察能力,体会了大和小的概念,学习了投掷东西,最后收获了快乐。
田田一岁以内的时候,爱撕书,我第一反应总是去制止,告诉她书是看的,不是撕的,撕了就看不了了。后来田田渐渐不撕书了。从没想过,撕纸带给她的快乐,以及她由此对于纸张的认知。
所以这节早教课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有些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行为本身并没有错,只是用错了场合。我们不妨换个地方和方式,让孩子尽情享受其中的快乐。
一些云闺蜜们留言告诉我,自己也经常在家和孩子玩撕纸的游戏。
2. 早教课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社交场合。
田田这一批疫情时期出生的宝宝,社交尤其缺失。之前也写过文章和大家分享,田田性格内向,认生反应尤其厉害。所以早教课给宝宝提供的是一个和其他同龄小朋友相处的社交环境,有些课程是需要小朋友们共同合作完成的。
多去几次,多和小朋友们接触的孩子,就会好很多,不再有社交恐惧。
记得第一次带田田去体验早教课,我担心田田不适应,提前40分钟就到达早教中心,带田田在里面玩耍,适应环境。
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田田玩的很开心。
可是开始上课以后,小朋友围坐在一起,田田就开始憋嘴抹眼泪了。这时候,一个比田田小两个月的小朋友,落落大方的走过来,握握田田的小手,来安抚田田了,哈哈,太可爱了。
最后的结果,田田受不了这么多人围在身边,崩溃大哭,我只能抱着她,远远的看着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们上课,不能靠近。
而那个很快就投入课程的小朋友,在九个月的时候就早早加入了早教课程,对这样的环境已经很习惯了。她会主动和老师击掌问好,和其他新加入的陌生小朋友打招呼。
这就是早教课收获的经验和成长吧。
3. 早教课给孩子带来一段快乐的亲子时光。
给孩子报任何课程或者兴趣班,前提都是孩子能适应,并且快乐的投入其中。经验丰富的早教机构,课程都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发展规律设计好的,孩子能参与其中的游戏和活动。加上不少早教中心的环境好,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游乐场,孩子能玩的项目很多。
在爸妈的陪同和一起参与下,早教课对孩子来说就是玩得很开心。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和田田一起去的宋庆龄基金会下属的“启空间”早教中心。和一般早教中心开在商场里不一样,他们就在宋庆龄科技馆的一楼,环境相当高大上。
启空间给孩子打造了一个森林主题的游乐场:
孩子们在森林小木屋里搭积木;
走过独木桥玩滑滑梯;
然后还可以在池塘里用磁铁钓小鱼;
在球池里玩耍,观察小球如何从弯弯曲曲的管道里落下;
还有跳蹦床、钻隧道等等。
在那儿上早教课的小朋友,不上课的时候,也能全天随时过去玩。这些项目,在专门的游乐场里玩,也不便宜啊,加上早教课,如果能经常去的话,绝对值回课程价格。
尤其是夏季,我们总得绞尽脑汁带孩子去一个凉快不晒好玩的地方放电,像这样环境和硬件设施很棒的早教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游乐场啊。
田田在那儿玩得很开心,上课之前玩了40分钟,下课以后接着玩,舍不得走。

但最终,因为离家里有点远,对我们来说,实在没办法实现经常去。家在附近可以随时去玩的话,我会毫不犹豫报这里的早教课。

我的决定和选择
基于上面分析的几点原因,如果你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一个善于学习的有心人,我觉得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很有必要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带孩子去早教机构社交和玩耍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早教中心呢?
01
离家最近
毕竟一旦报名,投入都不少。能很好的坚持下来,是保证效果的前提。离家近,方便接送孩子,是坚持下来的必要条件。
02
机构选择标准
大型连锁机构:抗风险能力强;
确认是直营店,而不是加盟店,经营管理更加严格正规;
营业时间3-5年最佳。早教机构场地投入大,一般新店开张至少一年以后,才能收支平衡,坚持三年,才能实现财务良性运转。超过五年的,需要看看设施是否老旧。

检查营业资质:营业执照,早教老师的各种证书,如果有外教,要检查外教的工作签证时限,确保其稳定性;再比如亲子游泳机构需要有高危体育项目场所经营许可证。
03
选择课程要有针对性
一个课程只解决一件事,切忌大而全。
很多早教机构都鼓励家长报大课包,制定孩子恨不得0-6的培养计划,又是美术、又是音乐,还有外教教英语。
大姐觉得,一是报大课包风险更大;二来,每个早教机构都有它最擅长的一项,比如美吉姆,英文名就叫MY GYM(我的健身房),它的欢动课是强项;金宝贝的音乐课是优势等等。抓住你想培养孩子的一个方面,选择最专业的机构。切忌贪心大而全。至于其他,等孩子长大一些,再去找专门的美术机构、英语培训机构,那时候会有更多更优的选择。

比如,我的目的,就是锻炼田田的大运动能力和适应社交环境两点。这两点亲子游泳都很好的满足了。所以我果断选择了亲子游泳这个单项,放弃了其他课程。
最后,即使报了早教班,我们也千万别觉得万事大吉。还是那句话,早教课不等于早教。
最好的和最有效的早教在家里,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把早教课上的好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抽出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才能让早教课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