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亲子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大家都是知道的,二姐是个不折不扣的体育渣渣。


健身跑步练了这么多年,训练效果不错,现在走路终于不会同手同脚了。


和朋友打场羽毛球,最后发现最累的是腰(可不是么,捡球次数快赶上发球次数了)


篮球打起来像铅球,游起泳来像潜水艇,总之就是运动天赋绝缘体。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可能是缺什么就想要什么,在胖萌的运动培养上我实在是不遗余力:


1岁报名早教运动启蒙


2岁报名游泳课


3岁报名感统训练课


4岁报名体能课


5岁报名轮滑课


当然,再加上试听课和小班课没坚持下来的击剑、马术、棒球、橄榄球(好巧诶,没坚持下来的都是课单价高的),胖萌也是体育培训界的试课达人本人了。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所以,要说体育培训,我们还真是拿着银子和时间买了些经验教训回来的。


“训练娃的体育,和培育体育生是两回事”


盆友们一听花钱上课,就想着语数外,花钱去培养孩子上蹿下跳的多动症本领?这是父母找虐?


再或者,一说体育训练,就想着要为国争光,争夺奖牌。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李稻葵说:



大多数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人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


为什么运动员出身的人在社会中往往脱颖而出?


他们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他们懂得如何去竞争,懂得团队合作。

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如果在孩子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孩子会终身受益无穷。

+ + + +


说实话,我是不太愿意胖萌去竞选美国总统的,感觉工作太辛苦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但有体育优势和特长的人,散发出来的这种魅力,我是一直仰视的: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这该死的笑,逃不过啊逃不过~~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篮球打得好,是不是自带小太阳?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女神王祖贤打篮球也是散发迷人气息啊~~ 


所以盆友们,学习上的一技之长是能让娃受老板青睐,但体育上的一技之长能让异性青睐啊!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啊!


不好意思楼歪了,说回正题:


为什么我们要在0-6岁扎扎实实搞体育?


强健体魄、磨练意志、专注团结,总之,就是让娃因为爱上体育,变成一个魅力四射的迷人娃!


Linkedin领英网上看到一位叫Dave Fulk的企业家发的帖:


“我根本不是把钱花在孩子的体育上了,我甚至对孩子参加什么体育项目都不关心。那么,如果我没为体育花钱,我的钱到底花在什么地方了呢?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先练体能,后练专项”


几乎所有的运动专项要求里,都有一个对娃要求的公约数——体能。


在体能培育和专项训练中,二姐这几年花了真金白银的建议如下:


四岁前,如果没有体能打底,基本报什么都白搭。


● 体能训练,高体能娃自鸡、低体能娃培训鸡是。


● 专项训练,首选团体竞技(足球、篮球),其次个人竞技(如游泳、花滑)。


先说体能:


体能其实不单指体力,也包括协调和肌肉力量。


说白了,是从时间、准确度上精准的把控身体。


它实在是小娃们搞运动的信心之源。


体能提上来了,玩任何运动项目都更顺手;体能不好,报啥兴趣班都白搭。而且从省钱的角度来说,如果体能不好,基本报啥班前几节课都得拉体能,技巧也学的慢,白瞎报课钱。


再聊聊体能在家如何训练:


车类运动,是每娃必备的家庭体能训练标准件四件套,既能帮助娃提升耐力,对身体的各项协调和平衡能力提升也大有裨益。


胖萌的小车车进化史如下:


平衡车——滑板车——自行车(带辅助轮)——自行车(拆辅助轮)


每种车其实都能汲取“前车之鉴”,所以,一步一步来的娃,会发现骑自行车简直就是顺其自然,轻松掌握。


最后说,体能需要专门去机构培训吗?


我的建议是依据娃的情况而定。


体育项目真的是天赋差异很大的一件事。


有些小孩就是四肢被上帝吻过,实在是运动能力太发达了。


目前来看,我们暂时只发现了上帝一定是吻过胖萌的消化系统——吃嘛嘛香。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认认真真的干饭人,小萌


胖萌有个邻居好友叫山山,他就常年跟着妈妈一块儿南征北战,小区里永远有他疯跑的身影,体力和肢体的协调力都杠杠的。跑起来就像一阵风。


胖萌学校还有一位小公主叫西西。在大家还在学着怎么能蹬平衡车提提速的时候,西西就已经可以单脚站在平衡车座位上表演杂技了……


上述这些情况,实在就不必花钱出去学,就好比拿到手的手机就是全套配置,配件就不必单买了。


“体育单项,是为了培养兴趣,还是为了培养特长?目标不同,选择不同。”


不管我们用是什么方式让娃把体能拉起来了,体育单项最少训练一项。


体能是基础,单项是输出。大部分的体育精神,运动习惯都是在单项运动中养成的。


那么,各种科目应该怎么选呢?结合娃的年龄和兴趣,再关注一下适合该运动的场地(考虑到搬家,可能有些运动训练会中断)最好是一项团体运动+一项个人运动结合报。


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和足球依然还是我们贫下中农的运动特长首选。


这些运动里有一个共性:竞争和合作并重。特别是篮球和足球,作为团体竞技其实对孩子社交和团队精神的培育是尤其明显的。


游泳对场地要求比较高。但对肢体的协调以及锻炼娃的肺活量相当好。五星推荐。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马术、冰球、橄榄球和棒球这些绝对属于钻石级的化钱炉。


从运动装备到课时费,都花销不菲。前期大家伙可能是因为某个听起来吸引人的低价小课包入坑,但后来你会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如果我们寄希望于用这些特长协助“爬藤”(申请藤校),那是需要刷出一定社会成绩的。成绩怎么来?家长陪着全国甚至出国比赛,且不说能不能比出名堂,这人力、物力消耗可真真儿不是我们打工人能顶住的。


所以,这种贵族类的运动培训,二姐是劝退的,带娃试试课了解体验还行, 报三五年的大课包嘛,性价比有限。我的壕朋友直接忽略掉这一条就好。


当然,这里还有一项运动实在被二姐偏爱——击剑。


击剑真的是我见过的将反应力、体育精神和体能多项结合得天衣无缝的一项运动。


击剑训练都会有明确的输赢,我们尊重对手,也希望能赢。我常觉得,这种求胜和平常心的接受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二姐的碎碎念

胖萌居然今年就要满6岁了。


对六岁的孩子妈而言,最缺的依然是钱;但对于六岁的胖萌而言,她缺的已经从胃里的剩余空间转到了时间上。现在我们马上要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海淀厮杀中了,现在来看,我最欣慰的是让萌6岁前把体育运动当做培训的首选。


再者,很多学习上的问题,其实都是通过体育运动来解决的:专注力提升、学习主动性、坚韧不拔的毅力、长期不懈的耐力,都可以通过体育大力提升!


6岁以后,能分给运动的时间只会更少。


当然二姐心态很稳,就算以后考试考不过,干饭和干架(逃跑)上胖萌绝不能输。


ps又ps,二姐今天回老家啦,大家看到的推文其实是二姐火车上的大作: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除了觉得自己有些劳模外,也真是二姐花了好几年+好几万砸出来的经验,都一股脑分享给大家了,大家一定要点赞在看转发三连哦!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件事上烧钱又卖力地坚持了五年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雷家两姐妹
雷家两姐妹
名校毕业、混迹出版圈多年的互掐亲姐俩,又有了6岁胖萌和2岁憨田小姐俩。加入我们的姐妹趴,把出版圈内人的私藏童书和育儿日常掰开了揉碎了和你分享。我们提供0-12岁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教育新知|童书书单,让当妈的生活不慌不忙、有酒有诗。 公号:雷家两姐妹 微信号:Reading_girls
RELATED ARTICLES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