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鹭(Butorides striata)为鹭科绿鹭属鸟类,全球分布很广,共有26个亚种。其中北美地区亚种已独立成种为美洲绿鹭(本号曾介绍过美洲绿鹭的独特习性,参见《会钓鱼的美洲绿鹭》)。绿鹭分布虽广,但在北京还是属于比较少见的物种,只在偏远山区有零散的单独个体出现,往往会引来观鸟人围观。本人在新冠元年也曾驱车百十公里去围观过一次,顺利加新。
昨天去密云参加一个鸟调活动,最后一站去了清水河畔的一个新增调查点。浅河滩上就看到一只绿鹭。它正在机警地搜寻着水面,专注于捕鱼,丝毫不在意河岸上正在围观的我们。
平静祥和的气氛有利于我们从容地观察它的细节。绿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体侧部的规则条纹。 实际上,这是因为绿鹭的初级覆羽、初级飞羽颜色很深,呈黑褐色;而每一支羽毛都缀有黄白色的狭缘,浅色的边缘和深色的羽毛主体对比强烈,整体上就形成了十分规则的纵横条纹,非常漂亮。
另一个有趣细节是观察到绿鹭的一个独特习性。通常,苍鹭、白鹭、夜鹭等其他鹭类,捕鱼时都是站在水边或水中,见到猎物后,将长喙甚至头部扎进水中捕食。而绿鹭则动作夸张许多。它通常站在水中突出的石头上,瞄准好猎物后,身体整个跳起,脚完全离地,一个猛子全身扎进水中,捕到鱼后返回岸上享用。不知道这是绿鹭的普遍习性,还是这只鸟掌握了某种独门绝技。
我查阅了资料,绿鹭还可以从栖息的树上扎入水中捕食,甚至在水面飞翔时也能扎到水中捕食,看来这是它们所共有的功夫,似乎和翠鸟甚至鹗是一个师傅。
绿鹭的独特花纹
上到高处看看
站在水中央观察
似乎发现了目标
涉水到另一处试试运气
飞到另一块石头上看看
继续搜寻
有时候也许要躲在石头后面
半天等不到收获,绿鹭无奈地耸了耸肩
发现目标!
蓄势待发
一个猛子扎进水里
终于成功!
(昨天天气炎热,太阳剧毒,上臂外侧晒成了国旗颜色。但收获不小,尤其是最后看到了绿鹭、冠鱼狗、长嘴剑鸻等少见鸟类,颇满足,晒伤值得!)
撰文/摄影: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