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一个星期以后,胖萌也马上要开学了。
假期一结束,鸡娃老母亲就要比娃更早收收心,那些没追完的剧再不舍也只能强行快进拉完。
作为一名明年9月就要去海淀上小学的孩儿她妈,我其实内心慌得8头小牛乱撞。
求人不如求己,于是我买来了我的童年偶像——薛金星老师的“小学教材全解”,花了好几晚上研究,小学一年级到底学啥。

都是研究了小学教材和教辅的人,我的结论是:
请街坊邻里们放心,一年级一点也不可怕,老母亲们完全不必慌!
当然,这也是因为胖萌有一丢丢底子,我才有了这些底气。
接下来过来人二姐,给你们掏心窝子说一说,这几年胖萌的佛系鸡娃路,仅供参考。
本文主要针对:有一定上进心的佛系老母,天牛娃和战斗鸡娃母请自行略过。

语文
教导主任姥姥 + 科任老师二姐
语文是我们我们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姥姥是教书育人40年的人民语文教师,占着资源不用实在亏得慌。
另一方面,语文鸡娃对娃的天赋要求没那么高,属于慢工出细活,是普娃首选。
鸡娃要点:阅读、识字、拼音、诗词、传统文化
牵牛要牵牛鼻子,语文的核心是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培养出来的文字理解能力,基本会让需要使用汉字的各个科目学习都更顺畅;
而广泛阅读带来的知识面,绝对都是埋下无数小种子,时不时就结出一个胜利果实,给我们惊喜。

胖萌阅读饲料的冰山一角
胖萌正式开始“读”书,是从几个月会坐着开始的。
平时各种书单和阅读技巧我们在号里聊得比较多,这里就不再啰嗦。
识字,我们是从2岁开始的:识字卡+费曼学习法+洪恩识字+自主阅读+拆字扑克,每天学一点,三年下来,目前5岁+识字量在700字。一般绘本都能独立阅读下来了。
拼音,这个寒假才刚刚开始接触,在英文的自然拼读后学起来,接受度意外的高!当然,拼音是学得快忘得更快,刚刚学完一定搭配孩子喜欢的拼音读物,能活学活用是最好的教学巩固方式。

胖萌老师给乐高小鸭子、小老虎教认字以及萌萌妈老师一对一思维导图教识字和诗词
诗词和文化习得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24节气。
胖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从节气的角度切入,把每个节气过成节日,讲一讲节气的风俗,再背诵相关度大的诗,效果不错。
诗词胖萌背的不算多,相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更喜欢和他一起拆分诗的每一句,画成思维导图,让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数学
科任老师:二姐
学龄以前,我主要就是给胖萌建立数感,让她觉得学数学不生厌、很熟悉就算达到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鸡数学的水深浅太不一样,需要确定娃是否耐鸡。
咱启蒙的目的是激发兴趣,教学形式可千万不能太强迫,要不然就是真命天子也变成了相亲对象了。
鸡娃要点:数字、计算、图形、推理
数字认知是从1岁就开始教,但到2岁半才算是1-100数数基本掌握。
这一步千万要慢,基础打牢比什么都重要!
计算(加减法)胖萌是从3岁半接触的。
新加坡有个CPA教学法:法具象化—形象化—抽象化

先充分的理解什么计算的本质意义,然后再适当练习。
4岁开始,胖萌每隔几天开始做些练习:

计算练习我们的步子迈得很小,一周只掌握一个数字拆分,反复练习,胖萌反倒是对数学最有兴趣和信心。
按目前的进度,奥数在小学入学前是肯定不上了,小学以后再看情况考虑。
数学科目本质上是一种思考方式,相比具体的认知,思维启发更加重要。

这个栗子很典型,就是渐进式的让娃掌握序数的概念

英语
科任老师:会日语、英语、德语和武汉话的萌爸(目前日语、德语目前已退化到打招呼的程度)
相比很多海淀鸡娃突击英语,我们倒是比较放松。(很可能和科任老师教学时间太少相关)
我发现,英语鸡也是分门派的。一派以本质提高英语能力为主,一派以以后英语刷高分为主。
也就是说,英语鸡娃要想清楚目的,不能盲目鸡娃。儿歌、磨耳朵、国际学校、刷分级阅读,这些都主要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但一进入国内的英语考试体制,基本白瞎。
鸡娃要点:歌谣、英文对话、分级阅读绘本、自然拼读
所以,如果一开始就奔着幼儿园通过剑桥英语五级证书考试
那么,
1岁就要开始听3S歌曲(super simple song),
2岁就开始陆续刷分级阅读+原版绘本,
3岁开始接触自然拼读,
4岁就要有自读能力

科学STEAM
科任老师:姥爷
这个版块是40年物理老教师——姥爷的主场,我之前专门分享了一篇姥爷从胖萌2岁开始鸡物理
鸡娃要点:科普知识+动手能力=点燃兴趣
教会了什么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能让娃认识到,生命有意思,世界有意思!

唯一的后遗症是,鸡完这个以后,娃很容易变身十万个为什么。
关键90%她问的为什么,我这个文科妈还都不晓得答案,每次都要现场问度娘,实在是悲剧啊!

体育
科任老师:萌爸
如果按重要性把这些科目排个序,体育绝对是第一名,我心中的鸡娃之星。
胖萌的姥姥姥爷都是体育达人,年轻那会儿又是篮球队又是横渡汉江,萌爸也是属于无论什么球都能打,完全可以无师自通。但到我和胖萌这儿,基因突变,体育都渣成了末末~
小学一年级要求的测试是这四个方面:
坐位体前驱、一分钟跳绳(男生109个,女生117个满分)、50米跑(11秒满分)和肺活量。
鸡娃要点:体能 + 单项特长
胖萌从2岁多开始,体能课就一直在陆续上。
一方面是促进感统训练,加强身体的专注力;另一方面,希望她增强身体素质,也增强自信。
除此之外,各项特长训练也穿插着。
自行车:2岁平衡车,3岁滑板车,4岁带辅助轮自行车,5岁大轮自行车骑行。
轮滑:4岁开始学,10节课学习后,目前基本掌握。
游泳:2岁开始学,后面各种中断,5岁复学发现小时候会的游泳已忘光。

相比之下,体育确实主要靠天赋的。
上课时,孩子们之间的差距简直肉眼可见,我们在体育上投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最高,但其实收效一般,但没办法,体育不趁着上学前好好鸡,以后上学怕是没这么自由的时间练起来了!
话说跳绳我们开没开始,本学期替体育老师立个小旗帜,教胖萌学会跳绳!

舞蹈&美术
科任老师:姥姥
这两项其实不算是入学刚需,尤其是舞蹈,属于对孩子艺术特长的培养。
每个家庭的选择差异很大。
我家最早的美术启蒙也是姥姥兼任。

2018年在人民大会堂看《天鹅湖》的萌以及2019年在天桥剧场看沉浸音乐剧的萌
去年有疫情开始,也报名了线上美术课程。
很多家长诟病线上艺术课扼杀了娃的艺术创意细胞,
但我觉得,如果只是想让还是能用画笔表达想法,其实线上课程还是不错的选择。
舞蹈胖萌是从3岁开始学的,原因很简单,虽然身体条件一般,她自己特别喜欢。
艺术类的培训选择非常多,其实选择和期待结果相关性非常大。
如果希望孩子往专业发展,一定要请相关领域的名师。名师不仅意味着经验,还意味着相关领域的人脉资源和权威性,功利一点说,这个拜师太重要了。
但如果是玩票性质,就可以更多的考虑上课的便捷性和性价比。

看完这篇文章,还没开始各种鸡娃的妈妈是不是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
为了让娃顺利入学,我们花了5年时间一直在准备。
在这五年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大家子兴师动众,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的陪学胖萌,发现她的天赋,激发她的学习兴趣。这种家庭的氛围和我们对学习的重视,其实孩子是能感受到的。
而学习这件事,本就不是从小学才开始,也不会从大学毕业后就结束。在各种类型和科目的启蒙中,娃所收获到的成就感、体验感,还有一些学习的小方法,没准儿一辈子都用得到!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探索只要让孩子觉得饶有兴趣,早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呢?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