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和田田爸去参加了他北大本科同学的年度聚会。
老实说,这次去吃饭我是有私心的。
因为要娃艰难,田田比我们同学的孩子都要小很多,我想着也去听听学霸们的育儿经,轻轻松松抄作业。
结果,从中午到下午4个小时的聊天,我全程大脑缺氧、心肌缺血,一直到晚上回家,心都崩得紧紧的。
我发现:这一届的孩子,如果没有父母的奋力托举,想要单打独斗考上好学校,几乎不再可能。

作为80后,我们学习虽然苦,但考试主要比刻苦。
田田爸当年是出了名的书痴,四大名著倒背如流,高考语文除了作文几近满分!

田爸小学时酷爱读的书,翻得四周都贴了透明胶加固了。
政治历史也是准备充分,主观题都在田爸射程范围内,算是考出了自己满意的成绩。
中午吃饭时田田爸的北大同学也说,当时能考出来的孩子,都是重视学习,自己刻苦努力的。
我也算得上是“小镇做题家”:
还记得高中那会儿,我英语完形填空总是失分,一气之下一晚上刷完一整本的《各个击破·完形填空》,一口气做100篇完形填空简直太酸爽了!但我就是一定要把这个题型拿下才行。
善于总结、肯下功夫、斗志昂扬,幸运些再遇到好学校和好老师加持,我们那个年代就可能平步青云上名校。
哪里有这些铺天盖地的辅导班,层出不穷的教育APP,千变万化的升学政策?

现在的孩子是什么光景呢?
比孩子埋头苦读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懂得抬头看路。
我要孩子晚,田田才一岁。但是田田爸的北大同学们,孩子都已是小学中高年级,有的已经读初中了。他们告诉我:比起自己上学那会儿几乎不需要父母参与决策,最多就是择校和填报高考志愿和家里商量一下,现在养孩子,从幼儿园到上中学,步步是坎。
幼儿园,选择公立园、私立园还是国际园?
幼儿园的家长面试比自己高考还紧张,家长和孩子的综合素质、乃至整个家庭的教育观,都作为孩子入园标准受到全面考量。

某幼儿园滴面试题,额,我被难倒了……
而幼升小又是另一场硬仗。
如果说幼儿园的选择还有改变的余地,那么小学的选择,就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在哪个体系里参与竞争了。是选择公立学校今后参加高考,还是去国际学校今后直接出国?
选择公立学校的话,接下来是参加学区派位还是点招?
田田爸一个同学说为了确保孩子能上心仪的小学,他第一次彻夜排队递交材料。
那一年北京夏天后半夜的那种凉,他到现在都记得。

虽说我们小时候也有重点学校,但相比现在而言,是自古华山一条路,面临的选择和变数都比现在少很多。而现在的孩子们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田田爸的同学们吐槽最多的,还有学校的放学时间。
现在北京的小学放学时间太早了,很多学校下午3:30就放学。
教委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不仅不允许学校组织补课,连教辅都严格限制了数量。
但孩子身上的负担真的减轻了吗?
家长们民间自发加时搞自学,团课、拼班都成了家长们的基本技能。
田田爸同宿舍一个同学,女儿就读于东城区的重点小学。
他说,孩子班里的老师每学期都会统计同学们报名校外辅导的情况,每次的统计结果都是班里所有孩子,家里每周都安排了各学科补习和培优,无一例外。
老师们的教学内容现在已经根据娃们上课外辅导的情况来调整了。
如果孩子不上课外班,后果可想而知。
那是不是给孩子们拼命报了班就够了呢?
因为课外班型内容难度有升级,孩子们听完课,家长不帮助辅导和复习,那么花在辅导班上的时间和金钱都等于白费。
所以,田田爸的同学们都是陪着孩子一起学,自己先掌握了解题思路再辅导孩子。
即使再好的课外班也是大锅饭,为了培养两个孩子,一个同学家是这样安排的:
孩子妈妈选择了全职在家,一对一主攻英语。
当然,付出确实能换来回报。
姐姐读小学四年级,就已经能读英文原版的哈利波特了,还自己创作英文小说,开了公号定期更新。弟弟刚刚上幼儿园,也是英语启蒙早早开始的原版娃。

爸爸虽然上班,但下班以后的时间也不闲着,负责俩孩子的数学培养。
每周,爸爸要陪女儿去上三次不同机构的奥数课,而且都是和女儿一起听课。因为那么多那么难的内容,压根不是课堂那点时间就能完全掌握的。

网上经典流传的海淀陪读家长们
回家以后,爸爸陪娃讲解,用大量时间的复习和练习巩固。
讲到这些,我实在有些心疼田田,她真正所处的时代,她即将面临的压力,吃完这顿饭我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

田宝读爸爸学生时代爱读的庄子
田田爸无奈的说,当年还信誓旦旦的约定,等今后有了孩子,孩子们再一起读北大,现在看来,这个约定听起来更像是句玩笑了。
竞争远比想象的惨烈,即使是北大毕业生的孩子们,想要再上北大,也太难太难了。
孩子们单打独斗的比拼早已经一去不返,新赛场上的竞争者,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出现,谁也不能掉队。

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做?
我的观点是,不只是尽心尽力,而是要拼尽全力!
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孩子作出适合的决定。
对娃们来说,没有绝对正确的决定,只有相对适合的决定。
教育重在扬长,在充分掌握外界信息和了解孩子内在特质的基础上,突出优势,补足劣势。
比如,为孩子选择哪所幼儿园,你是否已经把家附近能了解到的所有幼儿园都一一认真走访了一遍,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了信息?
记得胖萌当时选择幼儿园之前,我妈和二姐可是认认真真地把家里附近能拜访的幼儿园都去了一遍。每一家都和园长以及具体带孩子的老师进行了一小时以上的深入沟通。
比如,即使同样是蒙台梭利理念的幼儿园,执行和实操的情况也各不一样。更加详细的情况,可以看看二姐的这篇如何给胖萌挑选幼儿园的文章(请戳这里)。
田田现在一岁了,搜集家里附近幼儿园的信息,陆续安排去实地拜访,也成为了我今年给自己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除了给娃做好教育规划,还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
田田爸的这次同学聚会,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庆祝他们当年本科班主任的孩子获得了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孩子就读于北京最牛的人大附,又取得了这么优异的成绩,可以说是稳进清北了。
大家自然是抓紧时间找班主任取经。
班主任说,哪里有孩子能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刚开始都是要家长费心费力去陪读和督促的。
他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每天陪孩子一起做好预习、复习,雷打不动,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
等到孩子读高中,家长就轻松一些了。
谈到学习奥数,化学,他坦言,也有一段时间放弃过,但最后排除万难,坚持下来了。
都说现在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拼的是家庭。
家庭的付出,已经远远不是简单的金钱付出那么简单了。
小到给孩子报哪些辅导班,大到为孩子选择怎样的成长道路,都需要我们家长拼尽全力去认真对待和身体力行。
也许你会问,那么多读了北大清华的孩子,出来不照样还是普通人吗?
我想说,选择普通和被迫普通也有很大的差别,只有拼尽全力了,在接受孩子成为千千万万的人中平凡的一员时,我们才能欣然和坦荡啊。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