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大师分享栏目的第三篇:
大姐去拜访了蒲公英童书馆创始人、总编辑颜小鹂老师。

也许你不熟悉她的名字,但你一定知道《神奇校车》。这套在中国畅销5000万套的现象级畅销书,激发了中国孩子们对科普的浓厚兴趣,就是颜老师引进出版的。

还有绘本界无法超越的珠穆朗玛——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国》,以及《世界国家公园》等等一系列经典童书,都是颜老师亲手引进出版的。
前两天大姐给大家介绍的脸书《我的一天》,就是《世界国家公园》的作者“地图夫妇”专门为低龄宝宝创作的。

小田同学可以说是蒲公英童书馆的超级小粉丝了。她3个月末从黑白卡过渡到看彩色卡片以后,看的第一套彩色绘本,就是蒲公英童书馆的《婴儿视觉启智绘本》。我早早在给0-4月龄宝宝的书单里(书单请戳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介绍过。
这套书绝对是小田练习抬头的好帮手。我在床上放了书架,让小田趴着看。小家伙能保持抬头姿势,坚持住,看5分钟不翻页。我当时就特别佩服这套书竟然能如此吸引小婴儿的注意力。

小田现在又迷上了蒲公英童书馆的《亲亲小桃子》。
所以大姐专程来向颜老师请教,小龄宝宝到底在想什么?我们大人要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去关照这些还不会说话的小龄宝宝的内心世界。
听完颜老师的耐心讲解,大姐真的觉得豁然开朗,庆幸自己选对了小田的人生第一本书。
下面是大姐对颜老师的访谈内容。
今天,大姐还给大家准备了来自蒲公英童书馆的礼物,记得一定要读到最后哈。

鲜而不亮,才是安全的
我们都知道,鲜艳的色彩能吸引小宝宝的注意力。现在市面上一些图书,为了追求色彩鲜艳,甚至提高亮度。
然而,0-3岁,尤其是0-2岁的小宝宝,视网膜还处在发育阶段。看多了太鲜亮的颜色会刺激小朋友的视网膜,影响视网膜发育,不利于对孩子视力的保护。
所以给小龄宝宝看的书,并不是越鲜艳越好,一定要增加一些灰度,降低色彩的刺激性,对小宝宝才是安全的。
比如,小田不到四个月的时候,非常爱看我们的《婴儿视觉启智绘本》,尤其是《小红和小黑》这本。

为什么这套书深受小婴儿的喜欢,在日本如此畅销?
因为它就是日本学研社专门针对0-1岁宝宝视觉发育特点和心理认知程度开发设计的。
大量针对婴儿的研究结果表明,由黑、白、红这些对比强烈的配色组成的线条和形状,以及眼睛、嘴巴、人脸的图形,能引起6个月左右的婴儿的注意。
但是更令人敬佩的是日本的童书出版人对色彩明暗度的反复揣摩和把控。
这套书的作者和出版方专门给我做过一次详细介绍:
他们问我:颜老师,你看这套书艳不艳
我说很鲜艳啊。
他们说:告诉你,这套书的所有色彩,我们都加了5%-7%的灰度,把色彩的光亮度压下去了一些。
我打开这套书的所有排版文件,果然:
红色里面,加了8%的灰。我们尝试了一下,加入10%的灰,印章的颜色就显得暗沉了。就两个点的细微区别,颜色就不一样了。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精细化精神,8%这个百分比,就是零界点,既保证了色彩的鲜艳,又去掉了刺激的光亮度。
再比如,这套书中的黄色,里面都加了4%的红,肉眼看上去黄色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光亮压下去了。
这样的反复实验和调色,就是为了既保证孩子喜欢的鲜艳色彩,又不让色彩的亮度刺激他们的眼球。
再比如我们的《亲亲小桃子》,这套书的粉色,是一种特殊的粉色,加了一点点黄和一点点蓝。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里,粉色加蓝绝对是破坏级的。但是日方通过这些不同色彩的调制,调出了现在的小桃子这个独有的嫩粉,不伤害孩子的视力。
给孩子的书,尤其是低龄宝宝的书,我们真的不能放松对每一处细节的把控和精益求精。

你无法想象,
宝宝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有多难
早些年做出版的时候,我们认为0-3,尤其是0-2岁孩子的世界是无法呈现的。
针对小龄宝宝的书大多数以认知类为主。
比如黑白卡,彩色卡,训练视觉发育;
触摸书、翻翻书,有声书,训练孩子的视、听、嗅、触、味等五感。
但经过这十几年更加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仅仅给小龄宝宝看这些认知类的书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书更多是从生理的角度,去训练孩子的各项感统发育和手眼配合的精细运动。但孩子的精神世界呢?却并没有得到关照
不要以为0-2岁宝宝没有感觉,什么也不懂。
实际上,小龄宝宝是有自己的情绪的。
为什么大人逗,他会笑;
难过或者生气的时候会哭?
孩子出生以后,就开始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身边有位博士妈妈告诉我,她两岁的宝宝,每次去完亲子班回家以后,
都要去书架上找《亲亲小桃子》这套书,从16本中找到《小桃子,在赶路》这本,一定要让妈妈给她读一遍。
而且小宝宝听妈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面带深沉,眉头紧皱。
你说他读懂了没有?我想,他肯定读懂了。
我们还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或者在我们微博下面的留言,关于宝宝对小桃子故事的疯狂喜欢。
为什么?
仔细读读《小桃子在赶路》这本:
噔噔噔,小桃子在赶路呢
他遇到了大熊挡住去路
小桃子推开大熊,
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扑进了妈妈的怀抱。

想想看,一岁以后的宝宝,不正在学习走路吗?
他们总是跌倒,大概要跌倒无数次,才能学会走路。
我们大人经常会站在离宝宝2米或者3米远的地方,张开双臂说:“来,到妈妈这里来!”
我们以为就这么一点距离,很简单,殊不知,宝宝要迈出这人生的第一步有多难!
那是从0到1的跨越。
就仿佛这个故事里的小桃子,那是推开了可怕的大熊,一路跌跌撞撞才终于赶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呀!
所以孩子对这个故事百看不厌,是因为,透过这个故事,他们所经历的难和苦,终于得到了大人的理解了,这种共情使小宝宝的心灵得到极大的安慰。
一岁以后,孩子要经历人生的无数个第一次:
这无数个第一次的突破和进步,都需要孩子付出极大的勇气和艰辛。
这也正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大人用心去呵护、去理解、去安抚的地方。
正如这套书的作者丰田一彦先生所说:
吃饭、泡澡、睡午觉,和朋友们一起玩耍……大部分的小宝宝和小桃子一样,每天要重复这些事。
在这些琐碎的可爱的生活小片段里,让孩子在小桃子的身影中看到自己,感知来自身边每个人的细心照顾和爱意包围,建立他们最初的安全感。

2018年,蒲公英童书馆邀请小桃子作者丰田一彦先生来中国和读者们见面
而妈妈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妈妈的情绪,开心或者忧伤、紧张或者害怕,也会传递给孩子,孩子都能感受到。
亲子共读的过程,是妈妈和宝宝的情绪产生共情的一个完整过程。
我们大人千万不要低看0-3岁这帮宝宝们的智商和情商。
大姐补充
小田最近疯狂喜欢这套书。
《小桃子在赶路》这本读完以后,她总喜欢坐在床上,扮演大熊,等着我把她推倒,哈哈大笑之后,爬起来,再让我推她。
除了赶路这本,大姐特别喜欢的是《小桃子,贴贴脸》。这本书读起来简直是高甜预警!
大致内容是:小桃子在田野里玩,小金鱼等等她的小伙伴们都纷纷过来,要和小桃子贴贴脸,因为小桃子太香了。
小桃子虽然专注于玩自己的游戏,但还是默默接受了,直到仙人掌也要来和小桃子贴贴脸,结果仙人掌的刺把小桃子的粉嘟嘟的小嫩脸扎疼了。
小桃子一路忍着眼泪跑回家,终于扑到妈妈的怀抱大哭起来,哭完才发现,原来妈妈的脸好香啊,终于可以尽情的贴贴妈妈的脸。
读这本时,小田同学就坐在身边,每有一个小伙伴贴贴小桃子的脸,小田就凑过来贴一下妈妈的脸,每一页都是如此。
直到小桃子被仙人掌扎了那一页。
因为我带小田去摸过松树上的松针,小田感受过被扎的感觉,读到这一页,她就一只手指着自己的另一只小手给我看,说着“诺,诺,诺……”示意我被扎了,好疼啊。
到了最后一页,小桃子终于贴到了妈妈的脸,小田也接着凑上来猛贴妈妈的脸。
简直是幸福爆棚,我想此刻,更加幸福的是妈妈吧!


比陪伴更重要的是守护
很多妈妈在给孩子选衣服、选奶粉、选玩具的时候都是慎之又慎,高标准、严要求,但在选书的时候,却是忽视对于内容和品质的把关,一味追求折扣。
给孩子看的书,尤其是0-3岁的小龄宝宝看的书:
1. 他们要啃咬、要触摸、要看、要感受,书的品质需要我们严格把关。
2. 他们无法表达自己敏感而脆弱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情感,更需要我们大人的精心呵护。
亲子共读,是我们能够感知到孩子情感,触达他们内心世界的最佳途径。
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通过内容和创意设计都很好的图书才能实现。
一些家长爱买抖音上9块9的低价倾销书给孩子看。
这其中很多书:盗版的危害就不说了;有的书虽然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但是印制不环保,内容和色彩设计不适合孩子;有的书,比如历史类的,连里面的知识点都出现大量错误。
买这样低成本低折扣的书,看似节约了钱,其实是交了智商税。
咱们大人交了智商税,还没多严重,更可怕的是,这些低价书占用了孩子最宝贵的时间,在孩子正需要吸收大量精神食粮的年纪里,反而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才是不可弥补的危害。
比起陪伴,我们首先要做好孩子的守护人,才能让孩子走好人生路上的第一步。

下面到了我们的送礼物时间了:
我们将按照留言点赞数的排名,给排名前18名的读者随机寄送一本视觉启智绘本或者两本小桃子哈。
喜欢的朋友们,赶紧去留言区分享你们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或者陪宝宝读书最难忘的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