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雄性暴龙带着一群毛茸茸的幼龙划过温暖的内陆浅海。它那巨大的胸脯发出强烈的呼噜声,下巴摇晃着,努力使头露出水面。几个月前,这头暴龙向一只闯入它领地的雌性暴龙求爱,雌龙拱起下巴羞怯地表示欢迎;现在,它有了孩子,并带着孩子们穿过危险的水域,去寻找新的机会。
这一场景开启了辉弘的纪录片片《史前星球》,这是一部由五部分组成的全新剧情型纪录片,本周将在Apple TV+上播出。该节目由大卫·爱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主持,由广受赞誉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自然历史工作室拍摄,节目内容广泛,展现了6600万年前的地球景观,穿越北美洲西部茂密的森林和极地峭壁,中亚和南美炎热的沙漠,以及欧洲洪水泛滥的岛屿。
暴龙的场景以非常清晰和令人信服的电脑3D动画(CGI)方式呈现,形象经过特意的设计:它向人们表明,地球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并不是一个咆哮、凶恶的怪物或是怀旧大片中的反面角色,而是一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非常像鸟的动物。
过去的几十年巩固了科学家们的认识,即现代鸟类本质上是恐龙,是食肉恐龙谱系中一个分支的后代。这种关系最初是在19世纪提出的,最初是发现了像著名的始祖鸟那样的有羽毛的恐龙。20世纪末,对恐龙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重新评估,发现了世界各地保存完好的新化石,基本上证实了这一理论。今天,研究人员已经表明,许多食肉恐龙物种可能都有羽毛,而且各种不同的羽毛可能在家族中广泛存在。
在《史前星球》中,小而短趾的驰龙(Dromaeosaurs)像陆地猎鹰一样掠过雪原。背部隆起的毛茸茸庞然大物恐手龙(Deinocheirus)在内陆沼泽中悠闲地吃草。即使是身体大部分是鳞片的霸王龙,也有一层细密的、大象般的绒毛,只有在特写镜头中才能看到;它的幼崽,就像现代地面鸟类的雏鸟一样,全身蓬松。
该系列片还以其涵盖的生物范围之广而著名。每一集都由一个古生物艺术家团队设计,涵盖各种众所周知或默默无闻的恐龙、海蜥蜴和翼龙(飞行爬行动物)。所有这些都是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表现的,展示了恐龙各种有趣的行为:寻找配偶、迁徙、寻找食物和水源,或者对付蚊子这种古已有之的祸害。

南安普顿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达伦·奈什是该系列片的首席科学顾问,他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现有实际证据的支持。这场展示并不局限于化石证据,现代恐龙的亲属也提供了灵感。如果我们在现代鸟类身上发现的行为也在现今的鳄目动物身上看到,那么我们就把它们应用到灭绝的恐龙身上。”
每一集中都呈现了模仿鸟类的行为:像鹦鹉一样使用粘土来中和食物中的毒素;社区巢穴中企鹅式的盗窃材料;甚至一些澳大利亚猛禽的著名习性,故意放火以熏出猎物。在确定恐龙的姿势时,《史前星球》的研究小组研究了现存最古老的鸟类谱系——不会飞的鸟类、水鸟和水禽,它们通常与鳄鱼有着相同的肢体语言。奈什说:“有一整套特定的姿势来表示特定的事情,比如恐惧、战斗中的屈服,或者动物正在狩猎。”。
在该剧第五集《森林》中的一个场景中,上肢短小并长着牛角的掠食动物牛龙(Carnotaurus)在做求偶表演。在这一幕中,电影制作人借鉴了北美松鸡的特殊舞步,同时借用了食火鸡的咕噜声。不会飞的鸟类也为该节目描述霸王龙的父亲是它们幼小、毛茸茸的幼崽的主要照顾者提供了信息。与此同时,鹅的肢体语言为第三集的一个场景提供了灵感,在这一场景中,一对霸王龙正在进行令人惊讶的细致而温柔的求爱,考虑到它们能够咬碎骨头的下巴可以同时进行细微的社交活动,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节目创作者还从现代鸟类解剖学中获得灵感。以单爪龙(Mononykus)为例,这是一种来自古代蒙古沙漠的短小、单爪、长有可爱羽毛的恐龙。该片用一个仓鸮似的羽毛“面盘”来重建它。这不仅仅是一种奇幻的装饰:去年发表的研究表明,单爪龙及其近亲的内耳解剖结构与现代仓鸮非常相似。这一发现,再加上单爪龙巨大的猫头鹰般的眼睛,表明这些小恐龙可能有类似的面部结构,这有助于将声音传到内耳。
根据鸟类解剖和行为进行推断,同样也造就了奈什最喜欢的一个场景:两只80吨重的长颈雷龙(titanosaurs)正在激烈地打斗,被旁边一群专心观察的雌性雷龙包围着。这是现代鸟类(如草原鸡)中常见的一种求偶行为,雄性聚集在一起互相争斗以赢取芳心。像草原鸡或军舰鸟一样,雄性雷龙身上装饰着引人注目的充气喉囊,这是基于它们巨大的颈椎骨中存在中空气囊所做的推测。奈什说,这不是你通常在屏幕上看到的长颈恐龙所做的事情,“但有很多迹象表明,这些动物确实会沉迷于这种荒谬行为。”
节目中恐龙的声音也同样受到关注。奈什说,重建叫声很困难,部分原因是很少有保存下来的恐龙发声软骨结构的例子。当然,这并没有阻止人们去尝试:恐龙吼叫在好莱坞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具影响力的是1993年的电影《侏罗纪公园》,电影中融合了大象、狮子和鸟的声音,创造了一个声音模板,自那以来一直主导着主流恐龙媒体。
《史前星球》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最初,研究小组尝试让暴龙幼崽发出幼鳄特有的nyarp叫声,但后来感觉不对,因为现代鳄鱼属于一个与恐龙亲属分离了2亿年的谱系。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设计了鳄鱼和鸟类声音的特殊混合——撞击的隆隆声、嘶嘶声和唧唧声,创造出了合适的悠远而古怪的恐龙声音。
该片对逼真性的关注也延伸到了更多的技术问题,比如把摄影机放在哪里。大部分场景是现场拍摄的,这意味着要找到可以容纳一群不存在的恐龙的地方。一段具有挑战性的场景表现了一个季节性绿洲,该绿洲位于白垩纪蒙古酷热的沙漠之中。在这段影片中,一大群令人惊叹的沙漠动物——多种大型蜥脚类恐龙、铲嘴鸭嘴龙、长着奇怪的镰刀利爪的兽脚龙,以及那些小小的、长着猫头鹰脸的单爪龙——聚在一起喝水。节目统筹蒂姆·沃克说,问题不仅仅在于这么多CGI恐龙如何做的个个令人信服,还在于要像拍摄真正的自然纪录片的外景镜头一样,想象着半英里外聚集的恐龙,并与自然场景融合在一起。

该节目的执行制片人迈克·冈顿表示,该团队拍摄自然历史纪录片的经验有助于捕捉观看活体动物的独特感觉。“如果你花了很多时间通过取景器观察动物,那么你确实可以用很少有人会用的方式来研究它们。观鸟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些东西飞过,他们只凭感觉就知道它是什么。”《史前星球》的目标是捕捉动物如何移动、体型和姿势如何变化、脚趾不停地扭动或眨眼等令人信服的小细节。“我觉得目前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情都很不错。”
对细节的关注是值得的。CGI恐龙纪录片的潜在危险,或者说,任何CGI主导作品的潜在危险,都在于它们的效果表现得像卡通一样,难以令人信服。虽然超过五个小时的《史前星球》的少许镜头可能看起来有点呆板,但绝大多数的画面绝对令人信服,能够真正把你带入远古场景。这正是许多观众渴望看到的恐龙景象:通过双筒望远镜或纪录片摄影机透过树丛瞥见的奇异而壮观的生物。像鸟一样的动物,五颜六色,无可争议地、生机勃勃地生活着。
《史前星球》将于5月23日在AppleTV+上播出第一集,随后的几集将每晚播出。
选自Audubon网站<文化>专栏
原作者: Asher Elbein
题图为<史前星球>官方海报
大卫·爱登堡照片选自BBC网站
其他照片为<史前星球>截图
欢迎关注公众号“观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