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十一
最近呆在沙溪的我,遇见了好些奇妙的人与事。比如在孩子100天时就带着他上路的妈妈,胸前挂着小婴儿,背上背着背包,两手各拎一个箱子,走过了贵州、广西等许多地方,在不同的地方旅居。直到疫情时来到沙溪,在这里暂时安定下来。
我先是注意到了小朋友。3岁半的小男孩,有种奇异的好玩和可爱。我们一起荡秋千时,他既享受又自在。既能平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又能理解和尊重你的想法。
和大人们交流时,他很平等地对话。小小一个人儿,稚声稚气却又带着某种小大人之感地说:“好。”“我们明天就去香格里拉。”……诸如此类,颇为可爱。
在和他的妈妈、一位言语举止颇为坚定有力的女性简单聊了几句后,我惊掉下巴。好厉害啊!就这样一直带着孩子、过着“在路上”的生活,同时还兼顾自己的工作。太了不起了。
“当然有辛苦。但反正在家带孩子也辛苦,那还不如同时去过自己的生活好了。”她说。
这就是我在沙溪和大理时常会有的感受——当你远离城市、远离主流,就会发现许多奇妙的人与事。沙溪甚至和大理还不一样:这里更边缘。喜欢沙溪、会选择在此长居的人们,更隐世,更自由,更与主流格格不入,却在自己的世界里坦然自若。
▲2021年夏天的沙溪。 图|蕾司令
如果说在主流社会里,人们寄身某间大公司或体制,拥有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朝九晚五上班下班……那么在边缘地带的人们,则过着散漫的、安静的、自由的生活。哪怕为此付出许多代价,也毫无怨言。
我希望有机会能更详细地写一写他们(但他们并不一定愿意被公之于众)。总之,看机缘吧。
不妨贴一篇之前写过的大理朋友们。他们已经是某种大理式生活和亲密关系的表现了。
尤其是在这个世界如此动荡不安的时候,疫情,战争,灾难……一切好像都很糟糕,我们才更需要去寻找内心中的力量和光,凭借着这些美与光亮走过黑暗。
疫情肆虐之时,山中小镇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但迄今还能保持着某种世外的安静。人们工作,经营小店,赶集,散步,过生活。当然不可能完全偏安一隅,疫情之下,旅游业遭受重创,以此为生的人们都是艰难度日。惟有期待疫情早日过去,工作生活恢复正常。
▲最近的沙溪细雨连绵。劈柴,烤火,烤茶,烤橘子,阴郁之中难得的幸福感。 图|祁十一
在大理,活得简洁而单纯的人们
前不久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每次看我的朋友圈,或者文章,都觉得我是一个很幸福的人。那种幸福,即便隔着手机屏幕,彼此相距遥远,都能感受得到。那不是专门演出来的幸福,是一种自然流露的幸福。
而我,只是偶尔发一些在大理生活的照片,写一写大理生活。
她问我,每天都做些什么呢?
我一想,好像简单得很,看书,写作,每隔几天去健身房跑跑步,去附近的面包店买面包。啊,那家面包店的面包很好吃,每次去都还蛮期待的。
我这样说着。她却感叹道:“我已经很久没有像你这样,说起什么事情这么开心了。”
在大城市里,为房子、工作、恋爱、婚姻而烦恼,有些事情不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去推进。时间流逝,人渐渐老去,却好像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
“我们这样的人,就是被社会标准绑架,拖着往前走的。”她说。
我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却在最近见了大理的朋友们后,再次感慨:活得越简单,想得越明白的人,越容易幸福。
01
昨天去了三川和小羊家里。下午五点,我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各自瘫着,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他俩不经意间就流露出亲密,有种老夫老妻的熟悉与温馨。我又忍不住问:你们为什么可以在一起这么久呢?十一年了,关系还这么好。
他们没有婚姻,没有孩子,没有世俗家庭的掺杂交融,但还能保持着一种亲密而美好的关系。那种东西,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感觉得到的。
很多异性恋也不一定做得到,何况是更小众、更没有世俗保障的同志。我认识的很多同志,对能拥有一个爱人都觉得遥不可及,更不用说拥有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
小羊想了想,说:“大概还是对彼此身上最重要的东西都是认可的吧。比如说,善良。这个说起来很……但其实很多人是不够善良的。三川是善良的,我想我也是。”
“还有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那种安宁吧,说得俗一点,就是无论外面怎么大风大雨,这个家就是一个避风港。回到这里就感到安心,安稳。”
“而且两个人彼此认可,时间久了,会是恋人,知己,亲人。我相信即便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还可以和对方做朋友、倾诉。”小羊说,“但想想,我反正从没想过要离开他。不知道他有没有。”
三川在厨房里大喊一声:“我也没有。”
聊完,三川要去跑步,老是昼伏夜出的小羊要去睡觉,他俩就把我扔一边各干各的去了。
我独自瘫在沙发上,看书,也觉得很安心。大概他们的家,也被他俩熏陶出一种简单的幸福感,我呆在这里觉得很自在。
想起我曾写过的他们,文章标题就叫《我们在一起,已是最了不起的梦想》。他们在物质上非常简单,却始终把两个人在一起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于是得到了所追求之物。
▲三川的漫画:和小羊的日常。他们的公众号:三川和小羊的小时光。
02
大理大概是一个有点超然物外的地方。在这里生活的很多人,物质上都挺简单的,但并不妨碍好好做事和生活。
拥有所爱的人生,总是简洁而单纯。那些给人印象深刻的,都很懂得简单、专注的道理。
比如阿城。对,就是我上面说的那家面包店的老板,也是我写过的人物:《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记得那时和阿城太太巴团聊天,有一点印象非常深刻。那时他们刚从成都到大理,准备在双廊开一家小店。卖什么好呢?巴团想着卖粥、甜品等小食,但阿城却说,要做就要做一样,不能搞得太复杂。
最后他们就只卖甜品。每天钻研甜品的做法,开发产品,把味道做得更好。后来那家甜品店生意很好,还因之结缘了很多人。北京餐厅一坐一忘的老板就和他们合作,将甜品店开到了北京。
后来到大理古城开面包店,阿城也很专注,面包做得非常好吃,每天一百多个面包都被预定,一售而空。
简单专注的人,总是带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像阿城,总让人觉得很笃定从容。从国有银行辞职时很笃定,在贵州闲晃了两年不工作也很笃定,好像就没有担心过什么,工作啦,挣钱啦,婚姻啦,就很自然而然地走着。
问他在贵州时不焦虑吗?他说反正想工作时能找到工作,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他就这么坦然平和地走着,人生也在不断往前推进。看着他,就常常觉得活着就是这样嘛,挺简单的。
03
前几天完成了一篇采访文章,是去楚雄一所公益小学的体验报道。
在家和附近小区的图书馆里写了两天,从早上写到傍晚。用文字把所见所闻钩织出来,叙述,描写,讲一个故事,以尽量动人的方式。
这个过程总是很迷人。每一次当我沉浸其中,推进叙述,描写时力求准确和生动,都有种愉悦感,常常不觉时间流逝,能够专注其中几个小时。
我想大概我是幸运的人,有一件自己喜欢也还算擅长的事,可以投入其中。这么多年,也就做了这一件事,没有选择过其它,也没有想过有其它选择。
在此之外,我将自己的生活几乎简化到了极致。不属于任何组织,没有任何复杂的人际关系,以积蓄和稿费为生。
大概,我也不算物质欲很高的人。从大学毕业刚开始工作到现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未曾过多考虑如何挣钱。但做的事情总会带来足够生活的钱。
想起春节和高中同学聊天时我说,我好像是一个经济上很有安全感的人,就那种,即便没收入但只要身上有点钱都能过得很开心很坦然。他说他不行,好像很多人都不行。
想了想,大概因为我相信自己有赚钱能力的吧。以及,也相信自己是被爱的人。
反正呢,就是这样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认真地,专注地,总是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足够简单,足够专一,就足够有力。
-END-
延伸阅读:
看见女性的力量,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豆瓣·小红书|祁十一;Riesling 合作微信号|eleven2100;Riesli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