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萌读过这么多书里,最让二姐闻风丧胆的,就是这套——《不一样的卡梅拉》!
期初实在是因为口碑炸裂+套装不贵入了手,可入坑以后才发现,这套书绝对是毁妈神器——费嗓程度基本就是买书费用:买金嗓子喉宝费用=1:1。
你以为这本书看起来很小,但你没想到,这套书文字量超大!
你以为终于嗓子冒烟读完一本,但你没想到,卡梅拉一读就是2本起步,40分钟打底!
这套大家应该都早就入手了,二姐今天分享的,主要是里面那些一遍顶一万遍的超级文化梗,保证大家看完发现,wow~~我之前可能读的是一套假的卡梅拉。
当然,万一的万一,你还没有入手这套标配绘本,那不妨直接拖到文末,二姐香喷喷的当当网叠加满减优惠码在等你们!
为什么这套书娃们会这么喜欢呢?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鸡的故事读起来实在太生动过瘾了。
作为一个资深级别的阅读会故事妈妈,还是自觉有一丢点儿可信度和大伙儿说说人手一册的书怎么读出个花儿来的。

深扒彩蛋:
不一样的卡梅拉是真·通识教育·大科普
如果你稍细心一些会发现,卡梅拉的故事除了好玩儿,还有很多宝藏文化梗。
而且,绝对是考验老爸老妈知识储备的,看完这篇文,看看你处在第几层?
青铜读者:读懂文学童话
《我不是胆小鬼》里,“鸡舍离传来一级战斗警报”,是谁来侵犯?
“强盗巴巴带领他的四十大盗冲过来了”。这个名字熟不熟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不就是咱们小时候读的《一千零一夜》里的名篇吗?
《我登上了逍遥岛》里,昏倒的卡梅利多被一只叫罗宾汉的狗发现了……
诶,你说好巧不巧,《鲁滨逊漂流记》里的主人公也是这个名儿!
估计过几年,娃们读到这本名著想起逍遥岛上的狗狗,会时隔4-5年,被作者笑到肚子疼。
《我爱小黑猫》中,卡梅利多的爸妈收留了一直倒霉的黑猫“落汤鸡”。
后来,“小落汤鸡”真的变成了大人物!
哈哈,原来“落汤鸡”变成了“穿靴子的猫”,这不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法国佩罗童话里的名篇《穿靴子的猫》嘛?
当然,如果你们喜欢,可以接着带娃去看获了凯迪克奖的绘本版《穿靴子的猫》,那也是一个绝妙极了的关于智慧的好听故事。
当然,这种能找到对应的内容还很多很多:
《我想去看海》里,卡门和卡梅利多看到了一个小孩在丢面包屑,这一故事情节是致敬法国童话经典《小拇指》;
《我要找到朗朗》里,故事爷爷讲故事的时候,一个灵魂从井里冒出来,名字叫“伊索叔叔”,这里致敬的伊索寓言;
最后卖个关子,在《我好喜欢她》里,其实还藏着一个莎士比亚的戏剧梗,你们能不能玩挖出来?发现的美眉们,留言区告诉二姐昂~~
白银读者:读懂历史、地理知识
在《我想去看海》这册,卡梅拉跟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想要去摘玉米。为什么是玉米呢?原来南美洲最早就是“玉米洲”,本土盛产玉米;而同样道理:咱亚洲是“大米洲”,欧洲是“燕麦洲”。如果对西方史地敏感,你一定会发现作者细节处的用心。
在《我去找回太阳》里,卡梅利多、卡门和贝里奥,在鸭子 的带领下,来到蒙特哥菲尔兄弟生产纸张的厂房,发现了“太阳(热气球)”,他们搭载着热气球升上了天空。
→1783年11月21日,蒙特哥菲尔兄弟的热气球创造了人类首次升空的历史。
《我想有颗星星》里,贝里奥带着卡梅利多去找伽利略,通过管子机器看到了星星。
→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太阳黑子以及木星的4个最大的卫星。
黄金读者:发现世界名画
喜欢西方艺术史的仙女们肯定发现了,卡梅拉点名了超级多的世界名画,据不完全统计,里面至少涉及12幅名画。只多不少,眼睛毒找全了的,大家留言区见!
比如,《我要找到朗朗》里面,故事爷爷要找到讲故事的传承者,在小桥下面找到了青蛙朗朗:
作为卡梅拉发烧友,晒下《我要找到朗朗》立体书版,嚯嚯~
诶,这种绿,这个拱桥,有没有说不出的熟悉感?对比一下莫奈的《睡莲》会不会恍然大悟?
在《我不要被吃掉》里,卡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蔬菜拼凑出一个大怪物科尼!
但其实,最早发明这种创作方式的,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宫廷画家朱塞佩·阿尔钦博托。
《我不是胆小鬼》里卡梅拉、小胖墩、大嗓门和其他的小公鸡都站在围墙上,欢呼胜利。
你们看看下面的图: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钻石读者:对应欧洲神话
老实交代,二姐绝对算不上钻石级读者。咱也是查阅很多资料,在网上扒出来不少的超级卡粉和发烧友才涨知识,发现原来里面还有藏这么深的地心级别宝藏。
比如,你读《我不要被吃掉》故事的结尾,会不会觉得牛头人沉沉的睡着的结尾,很意味深长。
其实,这个典故出自古希腊神话传说的半人半牛怪米诺陶诺斯。
米诺陶诺斯是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上的半人半牛怪。
残暴的米诺斯进攻希腊的城邦,雅典人遵照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谕向米诺斯求和,答应每九年送七对童男童女到克里特作为进贡,被送进克里特迷宫喂养牛头人米诺陶诺斯。
后来著名的英雄忒修斯决心为民除害,进入迷宫前得到公主阿里阿德涅的帮助,带了一大团毛线栓在门口,从而在杀死牛头怪后能顺利走出迷宫。
《我不是胆小鬼》里面,龙贝塔在赶走黄鼠狼的时候喊道:“阿波罗、大力士、圣乔治……所有这些英雄都自吹能屠龙,到最后,我祖龙贝塔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你听听“阿波罗、大力士、圣乔治”,这些名字当然不是作者现掰的,其实他们都是欧洲神话故事里的屠龙英雄!
这里二姐啰嗦一小句,在东西方,龙的文化元素差异特别大:中国,龙是祥瑞,是福运和权力的象征,但在西方,龙一直是以恶魔的身份出现,而屠龙者责被推崇为英雄。

如果一本绘本里有文化梗、双关意,
我们怎么读?
说实话,当时做讲座分享这套书的时候,我对家长的两个提问印象深刻:
“如果家长没有这些文化底蕴,自己就看不出来怎么办?”
看不出来就直接按照故事读啊!
我们去高级餐厅吃一顿大餐,一定要认识每一种食材吗?吃进去,消化和吸收掉就是营养呀。
当然,如果你家娃和胖萌一样,已经要求读这套故事九九八十遍的话,她一定会记得无数个文字和画面的细节。
接下来,就等待着童年妈妈读的故事中的记忆和长大后遇到的知识进行碰撞吧!
想一想,当她学习到西方艺术史,再一次看到莫奈的《睡莲》,孩子会不会捂住嘴巴尖叫:
啊!这不是青蛙朗朗藏着的地方吗?这个绿色、这个构图、这个主题,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的会很好。
“如果读故事的时候,我们知道暗含的知识点,应该中断故事讲周边信息吗?”
NO!NO!NO!
故事的流畅性是最最重要的,每次胖萌都迫不及待的听下一页的故事。
读故事的中途插播知识点实在很像追剧的中途插播一个广告,你说烦不烦?
所以,给营养咱也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可以读绘本之前分享小知识点,或者读之后,专门找个时间集中某一个模块统一补充。
其实,以二姐这么多年投机取巧学习的经验来看,掌握知识最重要的窍门是反复再现。
一个西方史典故,在《卡梅拉》里读过,孩子会忘;以后《漫画西方史》里再读一遍,可能记忆也不深刻,但如果去过一次欧洲,看到过故事里相关的一些事和物,有可能这些内容就会融入为大脑知识体系里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像我们名字一样,无论如何都不会忘掉。
我们常说,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会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其实,对于童书作家来说也一样,他们将在这个世界获取的知识,对世界的理解都反馈在作品里。如果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挖掘这些宝藏,或者为他们未来人生铺垫这些小彩蛋,都是很好的。当然,要我说,读《不一样的卡梅拉》最最最重要的还是“哈哈大笑的力量”,记住那句话:“下蛋!下蛋!总是下蛋!生活中肯定有比下蛋更好玩儿的事情!”
at last,来自二姐的实惠彩蛋:
当当满减券~哈哈哈哈哈
150 – 30:KZE9WM
300 – 60:CMBFTK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