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一年多以前开始喜欢上拍鸟以来,陆续添置了适用的设备,开始在周边地区的水边、树林中徘徊、寻找,逐步摸索到一些观鸟的门道,慢慢地也固定了几个北京近郊的较佳观鸟位置。比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沙河水库和温愉河沿岸、圆明园等等。同时在网上和一些高手交流、观摩,逐渐也能拍摄出一些看得过去的照片。一年多来,记录的鸟种有十四目,110余种。
根据资料统计,北京地区有记录的野鸟有448种,包括夏候鸟、冬候鸟、留鸟和少量迷鸟。一百余种还不到四分之一。但继续增加鸟类品种已经越来越困难,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当然不会放弃,争取在一两年内,记录拍摄北京地区的鸟类数量超过200种。
通过网上的交流,了解到我国南方地区的鸟类品种要丰富许多。尤其是云南、广东、四川等地,有许多北方不可能见到的鸟,而且大多外型奇特,色彩极其绚丽。因此渐渐有了到南方拍鸟的打算,去寻找一些没有见过的鸟,增加自己的记录品种。
以前也到过一些北京以外的地方拍摄,比如山东威海、莱州,张北草原等地,但都不是专门去拍鸟,这次事先做了计划,准备去一次深圳。
在网上查询了深圳附近几个观鸟的去处,同时加入了两个深圳本地的观鸟社群,深圳观鸟会、鸟网–深圳。了解了许多相关信息。
深圳的几个观鸟点有,红树林、沙河口、梅林公园、笔架山、莲花山等,都在市区附近,其中红树林是多位同好同时推荐的地方,主要是因为这个时节(冬季)有黑脸琵鹭。黑脸琵鹭是世界濒危鸟类,全球只有1000余只,在深圳湾就有100只左右。虽然是濒危鸟类,但在红树林岸边和沙河口等地并不难见到,此处是有名的黑脸琵鹭越冬地。此外还有其他各种水鸟和林鸟。而梅林公园、笔架山、莲花山等处都是林鸟出没地区,这次的主要拍摄对象是橙腹叶鹎、暗绿绣眼鸟、黄腹仙鹟、叉尾太阳鸟等南方特有鸟种。这次深圳行希望能记录到10种以上的新鸟种,同时,希望能拍到几幅画面清晰漂亮的照片。
飞抵深圳时已是接近黄昏, 所以第二天早上才是拍鸟的第一天. 天气不好, 十分阴沉. 但还是乘车赶往了红树林.
红树林离市区不远, 是海边观景大道边上的一片绿地公园. 刚走进公园, 马上感受到了和北方截然不同的气氛. 就好象第一次来到异国他乡, 周围都是陌生的异国语言, 满耳听到的都是从未听到过的各种鸟鸣! 立刻兴奋起来, 开始四下寻找.
当天早上是低潮位(当时不知道, 直到中午, 潮水涨起来了才明白), 走到海边就看到滩涂上成片数不清的水鸟! 用镜头拉近看, 大部分是反嘴鹬, 可能有数百只. 红树林公园在海边是一个高台, 下面是沿海的步行道, 但附近没有下去的台阶. 因此距离比较远, 只能拍些远景. 偶尔有走得较近的鸟, 也因为光线不好, 照片颗粒很粗. 本想过一会天放亮了, 再想办法走近些拍摄, 但临近中午回来时, 海潮已经涨起, 刚才一二百米宽的滩涂完全不见了, 鸟儿也一只不剩!
即便如此, 还是拍到了反嘴鹬, 针尾鸭, 池鹭, 凤头潜鸭, 赤颈鸭等水鸟. 但画面都不是很明亮清晰.
还是回到公园的树林中拍摄林鸟.首先注意到的是喜欢在草地上奔跑跳跃的几种鸟, 有鹊鸲, 黑领椋鸟, 乌鸫, 白胸哭恶鸟, 黑脸噪鹛, 白鹡鸰等.
以前拍摄在地上的鸟时, 总是匆匆忙忙站着拍摄, 角度不好, 背景很杂乱. 在网上观摩高手的照片, 总结出低角度拍摄的技巧. 这样可以使远处的背景虚化, 画面整洁, 同时坐在地上, 对鸟的压力减小, 更容易靠近拍摄! 因此我在草地中央选了一个视野和光线角度好的地方, 靠着一棵矮树坐在地上, 把单脚架放到最低, 舒舒服服地等着小鸟送上门来.
果然, 不一会儿就有鸟飞来落在附近, 有的甚至就在几米远的地方, 放心大胆地觅食. 显然是把我当成了树桩. 调好参数, 连续拍摄, 四下里都是鸟, 一时间几乎忙不过来!
就这样守株待兔, 拍了许久, 一直坐在厚厚的草坪上也不觉得累, 只是最后几乎站不起来了!.
又在附近的树林中转了几圈, 看到一只绯胸鹦鹉, 落在高高的树梢上, 距离远, 天空背景很亮, 因此不是很清晰(但这只绯胸鹦鹉为我的拍鸟档案增加了一个新的目种, 鹦形目). 临到准备返回时, 终于看到了这次来深圳拍摄的目标鸟: 暗绿绣眼鸟. 先看到两只和柳莺大小类似的鸟, 在一棵高大的, 开着鲜艳红花的刺桐(Erythrina variegate)上跳跃, 拉近才知道是暗绿绣眼鸟. 以前看过别人拍摄的绣眼鸟, 大多是在花朵旁采食花蜜, 因此就把镜头对准一簇红花, 试拍了两幅以确定参数. 过了一会儿两只鸟儿果然飞了过来, 然后就是一阵连拍.
下午又去了离饭店不远的莲花山公园. 可能是没有找对地方, 没有看到太阳鸟等目标鸟, 只是在一株开满红色绒球花朵的树上又拍到不少幅暗绿绣眼鸟.
第二天今天天气依然不好, 阴云密布. 吸取昨天下午的教训, 没有冒然去新的地点, 毕竟这次时间有限. 所以还是去了红树林. 除了看到一只太阳鸟之外(没有拍到), 没有看到其他新品种, 只是有意寻找理想的角度和背景, 争取拍摄几幅画面漂亮的照片.
第三天是在深圳的最后一天, 当天下午就要赶往机场. 在北京时就得知在离红树林不远的一个河口, 有斑鱼狗出现, 而且当时就查好了地图. 上午打车直奔那里. 这个地方叫海韵公园, 河口上有一座小桥叫海韵桥. 到了后就在河边看到一大群白鹭, 有几十只. 有几位拍鸟人支着大炮筒在河岸拍摄. 仔细查看, 这一群水鸟中除了有一两只大白鹭和池鹭之外, 全部都是小白鹭. 我以阴暗的桥洞为背景, 拍摄了一些全黑背景的白鹭起飞和飞翔的照片. 回来查看时发现有几幅非常理想.
那几位拍鸟人并没有全心投入地拍摄白鹭, 而是在等待什么. 我也在附近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边拍摄白鹭边等待其他鸟的出现. 不多时果然飞来一只白胸翡翠, 这是我没有见过的鸟,可惜它落在桥墩下, 光线很暗, 同时又和白色的桥墩反差很大, 效果不理想. 又过了一会儿, 果然飞来了斑鱼狗, 在小河的上空盘旋, 悬停. 来的太突然, 对明亮天空的曝光补偿没有来得及调整, 速度也不够, 画面仍然不甚理想. 但总算同时收获了两种佛法僧目新品种.
总结
深圳的鸟种果然十分丰富, 而且多为北方没有的品种. 这次时间短暂, 天气不佳, 但仍然很有收获.
来以前计划的目标鸟, 除了拍到暗绿绣眼鸟之外, 其他全没有看到.尤其是没有拍到珍稀鸟种黑脸琵鹭, 算是留下些遗憾, 但也为今后再次来深圳留下了空间.本次观鸟之旅拍摄到的鸟类如下: (红色为新品种, 1个新目种, 18个新品种)
长尾缝叶莺 |
雀形目 |
莺科 |
缝叶莺属 |
Orthotomus sutorius |
暗绿绣眼鸟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Zosterops japonicus |
蚁䴕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蚁䴕属 |
Jynx torquilla |
反嘴鹬 |
鸻形目 |
反嘴鹬科 |
反嘴鹬属 |
Recurvirostra avosetta |
黑脸噪鹛 |
雀形目 |
画眉科 |
噪鹛属 |
Garrulax perspicillatus |
灰背鸫 |
雀形目 |
鸫科 |
鸫属 |
Turdus hortulorum |
鹊鸲 |
雀形目 |
鸫科 |
鹊鸲属 |
Copsychus saularis |
白胸苦恶鸟 |
鹤形目 |
秧鸡科 |
苦恶鸟属 |
Amaurornis phoenicurus |
白鹡鸰 |
雀形目 |
鹡鸰科 |
鹡鸰属 |
Motacilla alba |
棕背伯劳 |
雀形目 |
伯劳科 |
伯劳属 |
Lanius schach |
红耳鹎 |
雀形目 |
鹎科 |
鹎属 |
Pycnonotus jocosus |
赤颈鸭 |
雁行目 |
鸭科 |
鸭属 |
Anas penelope |
针尾鸭 |
雁行目 |
鸭科 |
鸭属 |
Anas acuta |
池鹭 |
鹳形目 |
鹭科 |
池鹭属 |
Ardeola bacchus |
黑颈椋鸟 |
雀形目 |
椋鸟科 |
椋鸟属 |
Sturnus nigricollis |
珠颈斑鸠 |
鸽形目 |
鸠鸽科 |
斑鸠属 |
Streptopelia chinensis |
大山雀 |
雀形目 |
山雀科 |
山雀属 |
Parus major |
树鹨 |
雀形目 |
鹡鸰科 |
鹨属 |
Anthus hodgsoni |
琵嘴鸭 |
雁行目 |
鸭科 |
鸭属 |
Anas clypeata |
绯胸鹦鹉 |
鹦形目 |
鹦鹉科 |
鹦鹉属 |
Psittacula alexandri |
凤头潜鸭 |
雁行目 |
鸭科 |
潜鸭属 |
Aythya fuligula |
小白鹭 |
鹳形目 |
鹭科 |
白鹭属 |
Egretta garzetta |
斑鱼狗 |
佛法僧目 |
翠鸟科 |
鱼狗属 |
Ceryle rudis |
白胸翡翠 |
佛法僧目 |
翠鸟科 |
翡翠属 |
Halcyon smyrnensis |
凤头鸊鷉 |
䴙䴘目 |
䴙䴘科 |
䴙䴘属 |
Podiceps cristatus |
北红尾鸲 |
雀形目 |
鸫科 |
红尾鸲属 |
Phoenicurus auroreus |
黑尾鸥 |
鸥形目 |
鸥科 |
鸥属 |
Larus crassirostr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