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当孩子在看不见的地方被霸凌...

当孩子在看不见的地方被霸凌,我们该要怎么守护他?

1、点击顶部蓝色“雷家两姐妹”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计划。


这周终于接到幼儿园通知,女儿小田马上可以开启幼儿园生活了。


作为新手妈妈,我心里真是既开心又紧张,毕竟,这是小田第一次走出家门,自己去面对和适应全新的环境。


这段时间,不少关于校园霸凌的新闻,看得老母亲心惊肉跳。


可能有些朋友会认为,校园霸凌只会在大孩子之间发生,托儿所或者幼儿园的小龄宝宝们之间不会发生,小宝宝们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校园霸凌呢。


其实不然。


3岁的孩子就具备欺负他人、实施霸凌的行为能力了。


在这方面,男孩和女孩的表现可能有些不同:


男孩子在幼年时,更多的表现为行为上的暴力倾向和暴力伤害别的小朋友;


女孩在低龄段,不太会出现暴力霸凌,更多的表现是在精神上的排挤和孤立小伙伴。


胖萌在幼儿园读中班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有一次,她就哭着告诉二姐,有一个同学不让其他同学跟她玩,嘲笑萌萌的圆肚皮,还对着萌萌胸前,画一个大大的叉叉。


看着萌萌哭成了小泪人儿,我和二姐第一次真实的感受到了孩子被校园霸凌的滋味。


幼儿园宝宝们的校园霸凌是怎样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今天大姐就来和姐妹们聊聊自己的思考哈,欢迎大家文末留言讨论哈。


当孩子在看不见的地方被霸凌,我们该要怎么守护他?

 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算校园霸凌?


和大孩子相比,小龄宝宝们还不太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具备较强的共情能力。


宝宝们之间出现偶尔的推人、抢玩具、不想跟哪个小朋友玩等等行为,这些都很正常。


很多情况下,宝宝们并不是故意的,我们大人不用过度紧张,事事替孩子出面,而是要给孩子们一些空间,自己去处理,去锻炼社交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构成校园霸凌呢?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关键点来进行判断:



第一,故意伤害。


霸凌者对于被霸凌者的伤害行为,主观上是故意的。


比如,两个孩子在幼儿园里,都看上了同一个玩具,发生争抢,这个不是故意行为;


如果一个孩子无端对另一个孩子进行嘲笑、排挤和身体攻击等行为,这就肯定是霸凌行为了。



第二,反复进行。


孩子故意的,反复的对其他孩子进行言语和行为上的伤害和攻击,这就应该是霸凌了。



第三,非势均力敌。


霸凌者选择比自己弱小的或者有某些缺陷的孩子实施以强凌弱的伤害行为,或者联合身边一些孩子实施以多对少的伤害行为,就很有可能构成霸凌。


举个例子:


孩子的好吃的,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抢走了,你会怎么看?


偶尔一次,没关系,但是如果变成反复的、故意的,就要引起重视了。


大姐就在儿童安全教育纪录片里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5岁的女孩哭着向妈妈告状,自己的好吃的总是被小朋友抢走。


大人们都觉得是闹着玩。


1次、 两次、三次,都没有引起大人的重视。


结果半年之后,孩子得了抑郁焦虑症。


幼儿园去不了了,父母还得带着孩子到处看病。


幼儿园里的校园霸凌,大家千万别掉以轻心。


3-5岁,刚好是孩子们学习与人相处、交朋友的年纪;如果在这个年龄遭遇霸凌,可能给孩子带来极为恶劣的后果。


“欺凌对受害人造成的后遗症相当多,包括逃家、逃学、出现慢性疾病、自杀和饮食不正常等,并且会造成自尊降低、时常焦虑不安、悲观思维与高度渴求关怀心理。


其中有些受害人长大后会转变成加害人,这些同时是受害人和加害人的学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也比单纯的加害人或受害人高。”


所以,在儿童安全教育领域,幼儿园阶段被称为孩子学习专业防欺凌保护能力的黄金期。


当孩子在看不见的地方被霸凌,我们该要怎么守护他?

孩子遭遇校园霸凌可能会有哪些表现?


  • 明显或者不明显的身体伤患;

  • 孩子情绪低落或者伤心激动;

  • 在和兄弟姐妹或者其他小朋友相处时,表现出暴力倾向,爱动手、爱打架;

  • 孩子行为举止异常:比如突然话变少了,沉默寡言,不想和父母沟通了;

  • 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者总是被其他孩子的行为伤害;

  • 孩子没有朋友,被孤立,很难融入集体生活;

  • 孩子的随身物品,比如水杯等等不见了,或者是衣服有破损;

  • 睡不好觉,经常做噩梦;

  • 行为倒退:比如已经很久不尿床的孩子,突然还是尿床;

  • 分离焦虑,突然开始抵制上幼儿园。


遇到孩子有上面这些表现,我们就需要高度警惕了!


大姐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虽然不是校园霸凌,但是可以说明,孩子的话和异常行为,真的需要被我们大人认真对待。


8岁的鸿鸿生活在老家,因为学校离得近,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自己走路上学了。


有一段时间,鸿鸿总是一惊一乍的,总说看见一个黑影。


妈妈并没有引起重视,觉得是因为孩子看多了动画片有了错觉。


这天晚上,孩子刚躺下,就哭着跑到爸妈房间,说又看见了黑影,害怕睡不着。


妈妈有些不耐烦,让鸿鸿赶紧睡觉,明天还要上学。


爸爸却上了心,详细询问了孩子什么时候看见黑影的,长什么样子。


女儿说“是黑色的,看不见,但是看一眼,黑影就消失了。”


通过反复帮助女儿回忆和描述,爸爸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


女儿说除了晚上以外,还经常在上下学的时候看到黑影。


这天晚上,爸爸并没有赶女儿回自己房间睡觉,而是一直陪着女儿,安抚女儿不要害怕,告诉女儿自己会暗中保护她。


后来,爸爸专门请假,开始默默跟随女儿上下学,但会和女儿保持一段距离。


结果真的发现一个黑衣男人跟踪女儿。爸爸果断报警,后来才得知,这个人竟然是惯犯。


故事里的爸爸被大家点赞,就是因为他不会随意否定孩子,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句话,并且采取行动来帮助孩子解除了潜在的危险。


很多孩子,尤其是小龄宝宝,往往无法清晰正确的表达自己遭遇的事情,有时候是只言片语,含混不清。但他们的感受是敏锐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大人格外细心和认真的倾听和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找出孩子言行异常背后的原因,千万不要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


当孩子在看不见的地方被霸凌,我们该要怎么守护他?

我们应该怎样教孩子应对霸凌?


既然幼儿园里就有可能发生校园霸凌了,那么教孩子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保护孩子的第一步。


被人打了,再打回去,当然是不可取的,那孩子们应该怎么做呢?


1

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可以告诉孩子:


“要是有人欺负你,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抢你先拿到的玩具和食物时,你尽量不要表现出害怕,而是应该大胆拒绝,并且告诉欺负人的孩子停止不对的行为。”


做到这点,对小龄宝宝来说并不容易,我们可以在孩子入园前,在家和孩子反复预演几次。


2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多参与集体活动,不要单独行动


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


“你如果和自己的好朋友们一起在玩,那个想欺负你的小孩也许就不会来找你了”。


“当有人想要欺负你的时候,你还可以让身边的其他小朋友帮你去叫老师过来。”


3

自己向老师报告


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


“如果你总是被一个同学欺负,老师也会帮助你的,所以你可以去找老师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就像你在家里生气了,伤心了,就跑来跟妈妈说一样。”


比如小田在家里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或者生气的事情,都会马上跑到我房间,第一时间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寻求我的帮助。


我们只需要和孩子强化,在学校里,如果遇到了生气的、伤心的事情,就可以和老师说。


以上几点,在家都可以多和孩子一起练习。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妈妈扮演老师,爸爸扮演欺负人的同学,把幼儿园可能发生的事情反复演练。这样孩子如果真的遇到了霸凌事件的时候,就不会完全不知所措了。


当孩子在看不见的地方被霸凌,我们该要怎么守护他?

我们能做什么来保护孩子?


当霸凌事件发生时,上面讲到的孩子能做的毕竟很有限。


如果发现孩子在幼儿园被霸凌了,我们家长的处理方式则是关键。


1

和孩子谈论校园霸凌



孩子还没有跟我们说的时候:


被我们大人得知的校园霸凌事件,往往只是冰山一角。


有关数据显示,五分之一的孩子都不会主动告诉大人自己被欺负了,


或者是受到胁迫,或者是如何开口。


所以有时候很难发现孩子被欺负了。


记得妮可基德曼主演的那部美剧《大小谎言》里面,有一个小女孩就被班里的男孩欺负了。但是她从来不告诉家长。


每次回到家,妈妈给她洗澡时发现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很恼火,问她是谁干的,她就是不说。


后来真相大白以后,才知道,她是被欺负她的男孩威胁了,不敢说。


这就需要我们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给足孩子安全感,并且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强信任关系,让孩子坚信,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会爱他,帮助他。


另外就是养成每天和孩子聊聊一天里发生了什么事的习惯。


从小田2岁以来,我就开始每天和小田聊聊天的习惯了。


小田每天上午和下午,会下楼在小区或者外面的公园户外活动,每次一个多小时。


如果我没有时间陪小田出门,那么小田回家以后,我都会第一时间问问小田:


今天出去碰见谁了?

和小伙伴一起玩什么了?

吃了什么好吃的呢?

做了什么喜欢的事吗?

有什么不喜欢的事情吗?

最喜欢和哪个小伙伴玩?为什么?

不喜欢和谁玩呢?为什么呢?


虽然刚开始,小田只能回答几个字,或者说出小伙伴的名字就不错了。


但是现在,小田已经能比较清楚的回答,遇见谁,玩了什么游戏。


什么环节很开心,什么环节不高兴了。


有时候,还会和我描述其他小朋友之间抢东西啊,或者发生争吵的情景,谁欺负了谁,小田都乐于说给妈妈听。


我想,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也可以聊聊上面问题。


聊聊孩子这一天在幼儿园的经历和感受。


还可以问问孩子,明天还想不想去幼儿园呢?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观察和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



孩子主动跟我们说自己被欺负的事情和感受时: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被欺负了,最好的帮助孩子的办法其实就是让孩子“说出来”。


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理解发生了什么,让孩子感受到你非常在意他的感受,并且会帮助他解决。


Step1倾听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把孩子搂在怀里,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然后开始认真听孩子讲。


每次小田来跟我说自己受了什么委屈的时候,我一定是把她抱在怀里听她慢慢说的。


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帮助孩子表达出来。


比如,


“什么时候发生的?”,“后来呢?”,“你接着做了什么呢?”


Step2平静


听到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难免气愤和焦虑。


但要尽量保持平静淡定。


因为这是一个教给孩子如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如果你用负面情绪来处理问题,你也会教给孩子用负面情绪或者行为来处理。


Step3总结


听完孩子的回忆和描述以后,帮助孩子总结发生了什么。


比如


“所以,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东西,然后小红走过来抢走了你的东西,并且扔掉了。”


Step4共情


认同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当孩子跟你倾诉时,认同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帮助孩子理解他的感受是很正常的。


比如,


“听起来你今天中午的午餐时遇到很难过的事了”。


“这一定让你感到很伤心,很生气。”


Step5表扬


表扬和鼓励孩子告诉你这件事。


比如:“你能告诉妈妈这件事,妈妈很高兴,你也做得非常棒!”


避免对孩子做出负面的指责。


比如,


“你当时为什么不反抗呢?以后不能这么软弱了。”


“人家怎么没有打别的孩子,就打你呢?”


Step6解释


首先要和孩子明确,被霸凌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欺负别人的小孩做得不对。


然后可以和孩子讨论为什么有人会做一些欺负人的事:


你认为为什么他会那样做呢?

也许他不知道如何友善的对待别人。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明确告诉孩子,你会帮他处理这件事。


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家长认真听孩子描述,与孩子真诚沟通,有助于了解具体发生了什么,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应对。另外,与孩子坦诚、温暖地交流,也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被关爱、被支持和被理解。


2

与幼儿园老师积极沟通


孩子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地方被霸凌了,家长了解了情况之后,就应该积极与学校进行理性沟通,这样做一则是得到学校的协助来积极解决问题,二则也能让孩子看到家长在努力帮助解决问题,而不是听过就算了。


  • 单独跟老师说这个事。


  • 和老师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平静地表达你的关心。


  • 询问老师的意见,并在对话结束时,一定确定一起合作解决的具体办法。


  • 和老师保持联系,了解进展。


孩子在幼儿园里出现霸凌别人或者被霸凌的现象并不可怕。因为这只是校园霸凌现象的萌芽。儿童安全教育领域把这一阶段的霸凌现象称为“弱霸凌现象”。


只要家长和老师积极干预,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霸凌行为相对容易被组织和改变。


而被霸凌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及时发现并且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也能消除不良反应。


以上是大姐的一些思考,期待大家在留言区提出更多的好办法哈。

雷家两姐妹
雷家两姐妹
名校毕业、混迹出版圈多年的互掐亲姐俩,又有了6岁胖萌和2岁憨田小姐俩。加入我们的姐妹趴,把出版圈内人的私藏童书和育儿日常掰开了揉碎了和你分享。我们提供0-12岁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教育新知|童书书单,让当妈的生活不慌不忙、有酒有诗。 公号:雷家两姐妹 微信号:Reading_girls
RELATED ARTICLES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