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顶部蓝色“雷家两姐妹”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不瞒你们说,作为一个倡导亲子阅读的专业人士,我也会遇到孩子不想读书的苦恼。
小田最近对读书这件事的兴趣明显不如从前了,具体表现如下:
① 原来早晨起来以后,我们一直有半个小时的绘本故事时间;
现在起床喝完奶,小田就吵着穿鞋下地玩耍,完全无法安静下来听我给她读绘本了;
② 白天里的其他时间,在她“不忙”的时候,我也会小心翼翼的试探一下:
///
“要不要听妈妈给你讲个有趣的故事?”
“不要看书!”
“妈妈,一起玩!”
小田的回答干脆利落。
③ 也有小家伙突然想读书的时候,终于自己去书架上晃晃悠悠,使出浑身力气,一气儿拿下四五本书过来给妈妈读。
老母亲欣喜若狂,赶紧配合。结果每本书只读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然后马上关上换下一本。
原来她只是想翻翻书,哭笑不得啊!
幸亏我对小宝的阅读规律有所了解,才能保持平和心态。
上面这些现象,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那大姐要告诉你,这些都太正常了。
即使像我这样,从孩子一出生,就坚持给孩子读书,也逃不过孩子有时候不想读书的瓶颈期。
因为他们都是正常的小孩呀,有太多事情比读书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了!
而且,读书,也不是唯一满足孩子探索欲、求知欲的途径啊。
像大姐这几天给大家分享的小田超爱玩的百科拼图、原版贴纸和互动游戏书,都是很不错的认知探索方式。
小田每天的时间安排,读绘本的时间只是太小的一部分,一天加起来大概半小时吧;
而玩贴纸、玩拼图、玩颜料、看动画、搭积木、乐高、荡秋千以及户外活动的时间都比读书长,这些活动的意义都不亚于读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小龄宝宝,会玩甚至比输入知识更重要。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叶芝
那么,我们还要不要坚持给孩子读书?
当然要!但我们不能逼迫孩子阅读。
我们必须保证孩子的早期阅读经历一点都不痛苦,只有这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才会愉快的回到阅读之中。但如果这段经历反反复复充满痛苦,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的只能是学校阅读者,而不是终身阅读者。
——《朗读手册》
当孩子处在阅读瓶颈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陪伴孩子坚持阅读习惯,并且保持愉快呢?今天大姐就来和大家聊聊在小田身上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在对的时间给孩子读书
1
选择孩子相对容易安静下来的时间:
你要想在孩子正想玩的时候,强迫孩子读书,那是不可能的。
这就好比你让正在吃甜品的孩子去吃蔬菜,他肯定抗拒。
所以,孩子想玩,就让他去玩吧。这么小的孩子,现在不好好玩,什么时候玩呢?
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大人毫无选择权。
在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的同时,我们可以事先和孩子约定规则。
比如,小田每天晚饭后,都喜欢看一会儿动画片。
这个要求很正常,当然要满足。但是我要做的是控制动画的内容和把握看动画的时间。
内容上,我给她的选择空间就是在小小优趣的英文动画片里自由选择;
时间上,设定好了每次看十分钟,看完十分钟,就自动停止播放了。
因为事先早早和小田约定好,而且每次都是这样,小田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规则。
时间一到,她还会自己说:“时间到了,休息休息。”
当然,这也得益于小小优趣里面的适合低龄宝宝的很多内容,都是3-4分钟一集,看完2-3集,刚好到时间,不至于还没看完,就突然打断孩子。
看完动画以后,我们会去泡澡、给小田精油按摩、擦香香,换睡衣,喝奶、刷牙等等。
这一套流程结束以后,预示着接下来的时光,进入了睡眠之前的准备活动了。
换上睡衣预示着接下来不会下床了。
这些暗示,都能帮助小龄宝宝安静下来。
安静下来以后,小田就很愿意我给她读读绘本。
还是由她自己去床边的书架选择想读的书拿给我,然后靠在妈妈的怀里,我们一起开始读书。
这段时光,我们母女感受着彼此的呼吸和情绪,一起沉浸在绘本故事的场景中,特别美妙。
读完,小田还经常会翻到她喜欢的几页,再回味一下,或者和我说说她的理解。
注意,千万不要让孩子认为,是为了读书,才不能继续看动画片或者做他想做的事情了。
这样,他会认为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都是为了要读书害的。
我们的原则是:无论你读不读书,到了约定时间,就要停止玩耍。
这之后,你想听妈妈讲故事也行,不想听也没关系。
观察一下,一天中,哪些时间段,是孩子比较容易安静下来的时间段,这些时候,都是可能开启亲子阅读的好时光。
2
边“玩”边读:
对于实在不情愿或者特别好动,很难坐下来听故事的孩子,我们可以选择给他们一些不会过多的吸引注意力、没有情节带动的、能安静玩耍的小玩具。
比如纸和蜡笔,或者一辆玩具小汽车、小恐龙等等,让他们手里一边忙活着一边听你读故事。
不用担心这样会分心,孩子们都具备一心二用的能力。
田爸每天早晨给田田念古诗,都是在田田一边玩着拼图,或者荡着秋千的时候,同时进行。
因为拼图是田田玩过无数次的,她已经不用动脑筋就能熟练的拼好;
荡秋千更是身体的机械运动,不影响脑子的运转和吸收信息。

田田经常一边拼着拼图,或者荡着秋千,一边和爸爸一起背诵古诗,振振有词的,丝毫不影响。
但是你要让她安静的坐在那里听朗诵,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做孩子阅读的总导演
如果你把陪伴孩子阅读当成和孩子一起拆盲盒,随便拿起一本自己都没有读过的书给孩子朗读,那你很难指望孩子能一直跟着你的节奏专心听下去。
因为小龄宝宝的专注力极其有限,平均只能维持3-10分钟。
一天累积起来的阅读时间达到半小时,就很不错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一些,专注力的时间会延长一些,但是一次能读半小时,那也是极个别的情况。
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吸引孩子注意力,我们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精心策划,做好孩子阅读活动的总导演。
1
阅读环境的布置
眼睛不跑
阅读空间尽量简单,能让孩子安静下来,不容易分心。
比如睡前在床上亲子共读。
有些妈妈喜欢给孩子布置充满童趣的床单被套,比如小猪佩奇花纹的床单或者各种花花草草、小动物的床单。
这些都是可能会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外界干扰。
孩子一不留神看见了,注意力可能分分钟被勾走。
倒不如选择单一色系或者没有这些吸引孩子元素的床单了。
所以在和孩子阅读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尽可能简单。
耳朵不跑
和孩子阅读的时候,周围环境尽可能安静下来。
这边你和孩子正读着书,旁边家里人在刷着抖音,肯定是不行的。
但也不是说全家要保持绝对安静。
能让孩子放松下来,投入到阅读中就行。
这就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和习惯的不同来判断了。
比如我和田爸都喜欢听古典音乐。
所以家里经常会开着背景音乐。这些并不是专门给小田播放的,但是小田已经听习惯了。
播放一些舒缓的曲目时,她就会慢慢安静下来。
当然,读书时播放小田特别感兴趣的3s儿歌或者是欢快的中文儿歌,肯定是不行的。
我这里说的是宁静舒缓的背景音乐。
有时候在背景音乐里读绘本,更加有利于大脑放空,沉浸其中。
当然这个办法不一定适合其他家庭和孩子的生活习惯。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习惯来打造孩子喜欢的阅读环境。
一次只选一本书
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想要读哪本书,但是一次只能拿一本。
如果孩子开始读了,发现不喜欢,又想换书,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那就换,孩子有换书的自由。
我们大人也有被封面或者书名吸引,打开来发现不喜欢这本书的时候吧,孩子为什么不行呢?
如果孩子读了几页或者一半就不想读了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孩子有读半本书的自由。如果连读半本书的自由都没有,那么建立阅读兴趣就无从谈起了。
哪怕只读几页或者读半本,也有这几页或者半本的收获,等孩子感兴趣的时候再接着读。
2
大人事先需要仔细熟悉所读内容并且有所准备
我每次给小田读绘本之前,都会事先仔细阅读,确定一下内容:
故事情节在哪几页会有较大的推进?
每一页的悬念在哪里?翻页之后会有哪些变化?
每一页的画面里,有哪些细节可以去关注,引起孩子的兴趣?
每页的文字量合不合适?如果较多,那么哪些地方可以删减略读;
哪些地方是画面给出了文字里没有描述的内容,可以详细引导孩子去观察的?
设置几个能和孩子互动的小问题,或者让孩子自己去观察的小任务;
这样,能够有效的延长孩子的专注力。
比如小田不管状态好不好,肯定能读完的几本:
《一寸虫》
《你看到我的小鸭子了吗》
《小金鱼逃走了》

都是因为这几本每页有个寻找主人公的小游戏,小田乐此不疲。
当然,这些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并不是要在一次给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全部用上。
真正开始读以后,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反应来调整。
如果孩子很有兴致往下读,而且并没有互动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往下读,不要急于互动而打断了孩子的节奏。
我们还可以准备读完以后的互动小游戏。
比如给田田读完小猫当当系列绘本里的《做鬼脸》这本以后:

我和小田就一起对着镜子练习去做鬼脸了。

小田练完就去找爸爸和阿姨,然后突然做出事先练好的鬼脸。
爸爸和阿姨都假装下了一跳,恶作剧得逞的小家伙笑的前仰后合的。
后来我们还把做鬼脸游戏升级成了躲猫猫加做鬼脸。
小田乐此不疲,家里荡漾着她此起彼伏的笑声。
那是老母亲心里最动人的声音了!
也许你还在为孩子暂时对书提不起兴致而发愁,或者因为精心准备好的互动环节没有吸引住孩子而感到沮丧。
但是,坚持给孩子读书吧,我们不知道哪一天花就开了,但我们要坚信,花一定会开。
周五了,姐妹们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周末愉快哟!
正在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