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亲子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成长合作社

成长,不仅仅是孩子的事

关注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作者  |  Jeanne Maglaty 

编译   |  RedApe 赵晴

来自:smithsonianmag


写在前面:


小奶娃一生下来,男娃娃一身蓝,女娃娃一身粉,我们都觉得习以为常的。然而,蓝色和粉色跟性别紧密联系在一起仅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还出现了好几次逆袭。我们觉得本该如此的事情其实恰恰本来不是这样。比如,你能接受小男生从头到脚一身粉色吗?


趁着孩子们的节日,一起来科普一下!



幼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一本正经地坐在凳子上,身穿白色裙子,裙摆没过膝盖,手里拿着一顶装饰有非洲秃鹳羽毛的帽子。他留着齐肩长发,脚上还穿着一双皮质舞会鞋(如下图)。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幼年罗斯福。这张照片拍摄于1884年,纽约,是一张典型的那个时代的男童肖像


这张照片是不是看着怪怪的?的确,罗斯福的穿着放在今天的确显得怪。不过,在他所处的时代,男孩在6、7岁之前都是穿裙子、留长发的。而且,幼年罗斯福的这身打扮在当时属于中性装扮(也就是说,没人会说这小男孩怎么穿得跟女孩似的)。


当然你也可以说,当时的人很难从衣着判断一个婴儿或者小孩是男是女。这种事在今天不会发生了。马里兰大学服饰历史学家、《粉色和蓝色:美国孩子的穿着》(Pink and Blue: Telling the Girls From the Boys in America)的作者鲍拉蒂(Jo B. Paoletti)说,今天的人看一眼就知道孩子的性别——虽然刚出生的婴儿都是大光头,但绑着粉红色头带的肯定是小女婴嘛。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Jo B. Paoletti 和她的书 《粉色和蓝色》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1


为什么孩子的穿衣风格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们是怎么走到蓝色代表男孩、粉色代表女孩这一步的?


“这是个有关中性服装是如何消失的故事,”研究了30年儿童服饰含义的鲍拉蒂说。其实几个世纪以来,6岁以下的孩童都是穿精致的白色棉裙的,这主要是出于实用的考虑,因为白色棉布和白色尿布很搭也方便更换,而且弄脏了还容易漂白,完美。原本不分男女的白色孩童长裙,到了今天变成了“哦,天哪!我要是给孩子穿错了衣服,Ta将来可能会变成变态!”


看看穿着和性别的关系的演变会发现,这个过程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直到19世纪中叶,粉色、蓝色和其它各种颜色都是“婴儿色”。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粉色、蓝色分别对应女孩和男孩才开始成型。而且即便如此,大众文化普及红蓝二分法也花了很长时间。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男孩,拍摄于1870年,穿的是百褶裙、带纽扣的婴儿靴和华丽的女帽。

来源:马里兰大学的服饰和纺织品收藏。


比如,一份1918年6月出版的名为恩肖婴儿部门 (Earnshaw’s Infants’ Department) 的商业性出版物上的一篇文章称:“粉色代表男孩,蓝色代表女孩。原因是粉色是一种更坚定、更强有力的颜色,更适合男孩;而蓝色则是更雅致、柔和的颜色,更适合女孩。”


关于颜色与婴儿,还有很多其他说法,比如,蓝色更适合皮肤白皙的金发婴儿,皮肤颜色更深的婴儿穿粉色更好看,还有说蓝色是给蓝眼睛婴儿的、粉色是更配褐色眼睛婴儿的颜色。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1905年,美林(Mellin)食品公司赞助了一项猜婴儿性别的比赛,结果,没人全答对。看看男孩那超精致的领子,这种领子放在今天会被认为过于女性化。来源:Ladies’s Home Journal


《时代》杂志192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美国最顶级的百货商店在销售婴儿服饰时,并没有把特定的颜色和性别挂上钩。比如,波士顿的法林(Filene)、纽约的贝斯特(Best & Co.)以及克利夫兰的哈雷(Halle’s)和芝加哥的马歇尔·菲尔德(Marshall Field)这几家百货公司,会跟给孩子买衣服的父母说“男孩穿粉色更好”,而梅西百货 (Macy’s ) 和沃纳梅克百货 (Wanamaker) 的情况正好相反。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1920年,玩具娃娃鲍比(男孩)的衣柜里还有粉色裙子,以及带蕾丝边的内衣。

来源:瑞士温特图尔博物馆和图书馆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2


根据鲍拉蒂的研究,直到1940年代,粉色代表女孩、蓝色代表男孩在美国才开始被普遍接受。而这是婴儿用品制造商和零售业不断强化差异性销售的结果。


所以,婴儿潮这代人普遍是在明确区分性别的穿着文化下长大的。从这时起,男孩按着爸爸的样子打扮,女孩按着妈妈的样子打扮。从此,对于女孩而言,尽管其他样式或者男孩气的衣服也是被接受的,穿裙子去上学已经成了某种约定俗成。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一个男孩在2007年时穿的粉色T-shirt,上面写着他为什么要穿粉色。理由如下:

1、这是我最后一件干净的T了。

2、我妈让我穿的。

3、我穿粉色很好看啊。

4、我爸负责洗衣服。

5、我故意穿粉色让你不爽。

6、聪明人都穿粉色啊。

7、这是我开Party时穿的衣服。

8、粉色是新时期的黑色(注:意思是,你们不是都觉得穿黑色酷么,人家觉得穿粉色酷)。

9、这是个时尚宣言。

10、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硬汉都得穿粉色! 


来源:马里兰大学的服饰和纺织品收藏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1905的一对姐弟,穿传统白色长裙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女性解放运动兴起。这场运动同时伴随着反女性化、反时尚,于是男女同款或者说中性化的穿着(unisex)一下子火爆起来,这时候,富兰克林·罗斯福幼年时代流行的那种服饰风格被彻底颠覆了——女孩的穿着很阳刚,或者至少没有那么女性化,穿衣风格也尽量避免性别暗示。鲍拉蒂发现,在70年代的西尔斯百货(Sears)的商品目录里面,粉色童装整整消失了两年。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1960年代开始流行的连体衣,可以由年长的孩子传给自己的弟弟妹妹穿。这个时期的戏服也是相对性别中立的。一个例子是1962年的好莱坞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女演员Mary Badham穿的外套。

鲍拉蒂说,女性主义者们认为,女孩们被诱导成为顺从听话的女人,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衣服。“如果我们能把女孩子打扮成跟男孩一样,而不是花团锦簇的小女孩,她们就会有更多选择,也会更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


约翰.马尼(John Money)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性别身份研究者。他认为,性别认知主要是通过社会和环境暗示习得的。鲍拉蒂认为,有关“(性别是)后天养育而非天生养成”这一观点之所以在70年代得以流行,马尼的研究是一大推动力。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3


其实,男女同款的无差异着装方式直到1985年都还是很流行的。鲍拉蒂之所以很清楚的记得这一年,是因为恰好在1985年前后,她的两个孩子出生了:她的女儿出生于1982年,儿子出生于1986年。忽然之间,婴儿装不再只是件蓝色的外套了,而是一件蓝色的外套再加个举着橄榄球的泰迪熊。一次性尿布也有了粉色和蓝色两种。


出生前的产检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准爸妈得知了自己将要出生的孩子的性别后,就开始有意识地买女宝宝或者 男宝宝“专属”的用品。而服饰做得越有性别特点,也就能卖得越多。


对粉色的狂热,从宝宝的睡衣传染到婴儿床单,又蔓延到了一些开销不小的大件商品上,比如婴儿推车、汽车座椅和骑马玩具。富裕家庭的父母尽情地打扮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如果第一个孩子是女儿,第二个是男孩,那就再从头到尾给置办一套行头。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有意思的是,一些成长于80年代的年轻母亲,由于自己小时候很少在粉色、花边、长头发和芭比娃娃的环境中长大,有种缺啥补啥的感觉,所以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往中性方向打扮。


鲍拉蒂说,哪怕这些妈妈仍然是女性主义者,她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也不同于出生于婴儿潮时期的女性主义者。她们认为,即便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外科医生,女儿长大后也完全可以是女性气质十足的外科医生嘛。


男孩和女孩穿着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大,导致这一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近几十年里崛起的针对孩子的消费主义。儿童发展专家认为,孩子是从3-4岁时开始有性别意识的,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不认为性别是固定不变的,直到他们长到6-7岁的时候。尽管从3、4岁到6、7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完全建立性别认知,那些高明的、无处不在的广告并不会放过他们。

事实上,这些广告强化了社会习俗。鲍拉蒂说,“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比如,女性就应该是长头发、穿裙子。他们对性别差异很感兴趣,同时也开始执着于自己的好恶。”


在研究性别服饰历史和写书的过程中,鲍拉蒂总是忍不住想起那些不符合传统性别角色的孩子的父母。他们是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打扮得符合性别角色呢,还是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通过服饰来表达自己?


“可以说,对于男女性别的二元分法——你要么就得特别男性化,不然就是特别女性化——我并不是太热衷。人应该多去想想那些不再流行的中性服装。而现在,对给婴幼儿的中性服装的需求也一直再增长。”


 “其实一直存在一个庞大的群体,在这个群体里,父母和孩子都在纠结挣扎于 ‘我儿子(或者我)就是不想穿男孩的衣服,就想穿得像女孩’ ”。

合作社注:现实中相反的情况也很普遍,就是女孩子在特定年龄狂热爱好一切公主周边,不得不说迪士尼和童话故事影响之大。当然要知道的 是无论迪士尼还是公主童话故事本身,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在社会文化的环境之下塑造而成的,更不用说包裹的浓重的商业目的。我们并不反对男孩穿蓝色,女孩穿粉色。而是认为作为父母,对这样社会塑造的绝对二分有觉察,有意识。让孩子可以自由的认识和拥抱世间的缤纷色彩,而不是推波助澜的强化刻板映像。  


在这推荐另一本书:《女性主义养育小公主指南:如何养育一个真诚,快乐,无惧的 姑娘,尽管她啥也不要穿,只愿意穿蓬蓬裙》这本书的标题我在书店看到就噗的一声笑出来了。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鲍拉蒂希望她的读者能从临床上研究性别的。在流行时尚中,这个世界把孩子分成了蓝色和粉色,但是在现实个体组成的世界并不是黑白两分的。


最后,献上合作社家属:大花卷和一位真心喜欢穿粉色的中老年boy,请无视肚腩~~

六一科普 | 男穿蓝 女穿粉 这谁规定的?


编译来源:When Did Girls Start Wearing Pink?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arts-culture/when-did-girls-start-wearing-pink-1370097/



点击标题查看以往文章

性别战争 :孩子的大脑,真的男女有别吗?
学数学难道离不开掰手指头? 是的!
我在野外“长大”:和保护生物学家吕植聊成长
朱天心,龙应台,和每一个成为母亲的你



–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成长合作社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成长合作社

ID:TrulyJustKids


孩子最需要的 是跟他们一起成长的父母

它真的是二维码

不信你长按试试

成长合作社
成长合作社
孩子最需要的,是和他们共同成长的父母。本号不接商务推广,更新慢,文章长,内容硬。 --------------------------- 公号:成长合作社 微信号:TrulyJustKids
RELATED ARTICLES

热门文章